全文共计 5809 字,阅读共需 8 分钟 早上 6 点,天刚蒙蒙亮。 田飞起了床,望向窗外——一片昏天昏地的黄,将周围的房屋完全吞噬。 他摇摇头,“完蛋,这天… 又没有生意了”。 心里还在嘀咕着,却已在几分钟内穿好了衣服,匆匆下楼。 一路上,公交车在雾霾里穿梭,看不见旁边的马路牙子,有点虚幻的不真实感。 而他正在做的,也是门 “不真实” 的小生意——让人在虚拟的世界里玩游戏。 没错,他开的是一家小小的虚拟现实体验店(VR 体验店),就在邯郸,这个全国雾霾爆表的城市。 雾霾,让原本清冷的生意,雪上加霜,这让他的心里,也添上了霾的阴影。 入坑!纠结的生意 2016 年 9 月,他在邯郸的虚拟现实体验店,开张了。 在此之前,他是北京链家地产的一名小销售,做销售的日子,风里来雨里去,活得辛苦,用他的话 “干中介,社会地位低啊”。 眼见北京这样的大城市,VR 突然火了,他一琢磨,把这玩意儿带回家乡开店,没准真是个赚钱的机会呢。 彼时,线下体验店 “一个月回本” 的传说,正此起彼伏地刺激着人们的心跳。 于是,VR 成了他新的抓手。 毅然辞职、回乡、开店,自己做起了小老板。 为了节省房租成本,他将店开到临街写字楼,开业当月生意不错。 他期待着 VR 能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稳定和新的希望。 可很快,希望被现实打败。 来店的人越来越少,多的时候 7、8 个,少的时候则空无一人;再加上没有复购率,田飞的生意很快陷入僵局——一个月房租 2000 多元,而收入也只有 2000 多元,前期投入的 10 万元,想要回本遥遥无期。加之设备折旧,赔是肯定的了。
田飞开在写字楼的 VR 体验店 客流大幅减少的背后,是疯狂激增的开店数。 就在田飞开店不久,邯郸又陆陆续续开了十多家虚拟现实店,最夸张的是,光是邯郸学院的周边就有 8 家。 他记得自己店还在装修时,有位朋友过来讨教。田飞当时劝这位朋友,如果开店,稍微隔得远点,千万别扎堆。而一周后,他就收到了这位朋友的在旁边一条街 “新店开业,免费体验” 的传单。 在邯郸这个不到 900 万人口的城市,短短的时间,就开起了 30 家虚拟现实体验店。有些店甚至开到了阴冷昏暗的地下室,买来一台 HTC Vive 的设备,就开始到处发传单,招顾客。 相比其他的体验店,地下室的价格最便宜,传单也最疯狂。 原本各行各业的人,像是找到了一个新的生财之道,全涌了过来。 “看见别人开店,就以为很赚钱,自己也冲过来插一脚,说得不好听点,他们是连一点市场调查都不做的吗?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开这么多店,真是重灾区!” 田飞对 VR 价值论抱怨到,“连最好地段的生意也不好做啊。” 他所指的最好地段,指的正是邯郸人流量最大的天虹广场。周末晚上 7 点,眼见电影院人潮汹涌,体验店却门可罗雀。 如一时风起,体验店的生意开始遍地开花。 专门帮线下体验店做免费推广的交点网在一系列的摸底调查后,其创始人白中英对 VR 价值论透露,全国一年来,各类品牌的加盟店数量在 8000 家左右,混合生态体验店 7000 家左右,而个人店主自营的 VR 体验店,则多达 20000 家。 核算出来,去年一年开的店,全国总体数量在 35000 家左右,而目前还处在开店筹备中的,大致数量有 12000 家。与庞大的开店数形成对比的是,赚钱的店竟不到 20%。 一边是极其少量的回头客,一边是严重的跟风、扎推,这让 VR 体验店的生意变得尤其艰难。 而生意的艰难,又导致店主陷入价格战的死胡同。 田飞曾做过一次活动,9.9 元体验一次 VR 游戏,一时间人数暴增;可回到半小时 35 元的价格,人一下子又全没了。 当 VR 更多还是一种尝鲜,而没有真正深度粘性的内容出现时,价格成了最敏感的因素。 价格高了,没生意,亏;低了,连房租都抵消不了,仍是亏。 不少开在邯郸地下室的店,干脆将价格降到了 15 元 / 半小时,疯狂招揽生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