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5日,一张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微信朋友圈点评并表达罗辑思维退出小程序的截图在微博上流传。图片中罗振宇称:“我们决定不做了。我们知道小程序是什么了。哈哈,但是不能说。”记者向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罗辑思维运营主体)询问其退出微信小程序的原因,尚未获得回应。 除罗辑思维外,今日头条也在2017年1月15日传出停止更新微信小程序,并可能放弃的传闻。不过2017年1月18日,今日头条公关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日头条从未放弃小程序,1月15日的“停止更新”仅仅是一次版本调试,已经在2017年1月16日恢复更新和运营。 “在微信小程序推出之前,外界对小程序的影响力有些高估了。小程序是一种轻应用,本质上很难具备颠覆性。”速途研究院执行院长丁道师说。在采访中,部分微信小程序首批邀请测试名单内的公司员工和第三方机构人员对此观点也表示认同:“小程序上线方才一周多时间,公众的期待与热度也将趋向冷静,其前景还有待观察考量。” 在首批受邀测试的知识内容服务应用中,除罗辑思维出品的“得到plus”外,“吴晓波频道会员”也名列其中。 “说实话作用普通。”一名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吴晓波频道会员”运营主体)的运营人员这样表述她对小程序的看法。她透露,在微信小程序上线之前,其频道下辖社群也曾试图开发专属的小程序。但是观察了微信小程序近十天的导流能力与黏性,他们决定暂时不继续扩大微信小程序的入口。 “小程序驱动的是线下的服务和需求,初期邀请的公司和企业必然会有较大的用户点击量,但时间拉长后,用户和企业会逐渐归于冷静,届时的热度会比现在更加合理。”丁道师认为,目前部分公司表现谨慎,一方面是由于微信小程序用完即走的模式,与知识内容服务、电子商务的结合度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从当前的规模来看,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等公司的体量有限,两家公司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容产品的策划和生产上,而在后台技术的运维上,由于人力、财力有限,退出也属正常现象。 根据第三方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微信小程序专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显示,82.6%的手机应用开发者已经开始关注小程序,21.8%明确表示愿意接入小程序,53.9%正在持观望状态,24.3%则暂时没有考虑接入小程序。 在影响开发者接入微信小程序的原因中,52.1%的手机应用开发者因为接入小程序后,整体太过封闭化而暂时不愿接入小程序;47.6%由于支付门槛高而影响其小程序的接入;另外,用户使用过程中场景化提供、小程序内容丰富度低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开发者使用小程序的意愿。 对于外界的上述声音,2017年1月18日,腾讯公关部表示,微信小程序作为一个新的平台,一些公司根据自身的战略需求和特点决定是退出或进入属于正常现象。目前腾讯对小程序依然在观察中,并且会通过各路的反馈不断进行调整。但因为小程序上线仅十天左右,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调整计划。 轻应用难题待破 那么被热炒近一年的微信小程序究竟适合哪类企业或应用呢? 《报告》数据显示,不同行业的商家中,餐饮、快递、美业等交互相对简单的商家接受小程序意愿较为强烈。微信作为巨大流量端口,能为变现能力较快的服务商家提供巨大用户流量,j2直播,帮助其完成交易过程。资讯作为依靠流量来变现、且变现速度较慢的行业,小程序开发会带走其部分用户流量,导致其接受小程序意愿相对较弱。 第三方的小程序精选榜博卡(BOKA)精选榜单近日根据用户点击量罗列了小程序top100,j2直播,在该榜单中,工具、餐饮、生活服务和出行交通为代表的类别占据45席,剩余席位则被金融、IT科技、媒体资讯、商业服务、医疗、教育、电商等分食。 “小程序更适合工具、O2O类别等应用,可以实现用完即走;而电商、游戏之类的应用,由于强调用户体验,但小程序的大小不超过1MB,无法承载这些应用的一些基本功能,也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大型的品牌和应用,不会把小程序作为主要的入口,因为会与自己的独立App形成竞争。 微信小程序并非是互联网企业首次向双线(线上和线下)融合做出的探索。2014年,百度推出的“直达号”,阿里旗下的UC在2013年推出的UC百事通都想做轻应用市场,但收效甚微。截至目前,轻应用并不被业内人士所看好。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