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评价:这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用户利益为导向,从用户体验出发的创新之举,是更加开放合作的自信之举。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深入合作的又一大举措。 负面评价:在自己的4G网络覆盖等方面远不如中国移动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全网通手机这不是给中国移动做嫁衣裳?推全网通手机是为了更好的放号还是为了卖更多的手机? 对于中国移动的全网通(五模阉割版)手机策略的评价 外界无论如何评价,都不如中国移动自己对此的判断更能说明中国移动为何如此我行我素。 2016年是中国移动4G业务加快发展的一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的4G用户已经数达到5.1亿,为全球规模最大,4G用户净推荐值在业内遥遥领先。中国移动4G业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4G终端的支持。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副总经理马景新介绍,截至目前与中国移动合作的4G终端品牌超过600家,2016年中国移动共销售4G终端4亿部,4G终端累计在售机型超过2000款,4G+终端的占比达到93%。 从整个中国移动集团的发展来看,推动4G向4G+升级、面向未来积极布局5G研发是其当前阶段的重点。因此,在终端方面,发展4G+产品也成为了中国移动2017年的重点所在。 因此,从三家运营商的终端策略上来看,是否是全网通,这个在4G用户的发展上,并没有成为决战市场份额的关键,只不过是一个名声好坏的问题而已。结合中国移动在终端、渠道等方面的补贴来看,其根本还是补贴的力度,这也恰恰是三大运营商在实力上的差距使然。个人认为,打全网通牌效果不大,发动舆论战对中国移动推阉割版手机的批评没有实质性意义,中国移动必然在这条道路上继续下去。甚至在舆论战反击上,只要中国移动愿意,他们所能使用的媒体资源都比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要强。但这又如何?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全网通手机策略,在终端竞争上不是关键变量。看上去对用户是有利,但不足以根本影响用户的选择。甚至有很多用户会认为用移动的网络只能用移动的手机卡,这是合乎常理常情的。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2017年的4G用户争夺中需要反思什么? 2016年4G用户预计7亿多,其中中国移动的4G用户超过5亿,根据手机总用户数全部升级为4G用户来预计,还有7亿左右的4G新增用户的规模。三大运营商如何抢占这些用户,从而最终决定了4G市场的基本格局。显然,中国移动还会继续利用其优势加大抢夺力度,这也是传出在2017年将继续维持千亿级补贴其定制终端手机的关键(尽管中国移动对此作出了一些说明)。在可以预计中国移动不会改变其终端打法的情况下,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2017年的4G用户争夺中需要反思什么呢? 首先是网络覆盖的问题,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基站建设数量相比中国移动要少的多,覆盖能力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个人在不少社交场所都被人抱怨最多的地方。这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资本性投入都不可能与中国移动比,因此这方面需要打好铁塔公司的派,加快推进移动基站的共建共享。 其次,在利用好比较竞争劣势。从2016年中国移动的业务发展数据来看,无论是4G用户,还是固网宽带用户,还有ICT业务方面,中国移动保持了齐头并进的态势。尤其是固网宽带用户规模已经超过中国联通成为行业第二。这种齐头并进从行业格局来看,是加剧了通信行业的竞争失衡。因此,需要把已经形成的竞争劣势充分利用起来,市场化的手段对中国移动不能形成约束,那就需要通过非市场化的方式去调整优化竞争格局。 第三,你推你的全网通,他玩他的阉割机。如前述分析,这个竞争策略其实不是关键。都不用组织舆论攻防战了。关键功夫不应该在这上面。还是好好盘点一下,还能不能压缩调整资源用在终端补贴上,尽管补贴上比拼不过。否则,要么就拿补贴这个事情向上级单位说事,限制补贴的做法。如此,全网通或许能成为差异化的决定因素之一。 第四,采取策略对中国移动的阉割版手机进行干扰。当然,这种干扰的前提是自身的相关业务要硬气。俗话说的好,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中国移动投入了上千亿的资金进行终端销售的补贴,那这些资金还是要想办法从用户身上榨取回来的。怎么榨取,在其定制终端手机上的各种预装以及消费陷阱便是惯用的手法。先不说外部互联网应用,光是中国移动自有业务都五花八门,目测一定存在不少诱导用户消费的陷阱存在。因此,完全可以利用这些陷阱做文章。媒体曝光,或者向工信部等进行投诉等等。当然,我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具体怎么干扰和阻击,要看具体情况。不过,这绝对是下下策。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