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CES上Echo的火热,2017年国内很可能有100家公司同时开始做智能音箱。这就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2010年智能手机刚刚崛起的时候。那时小米把握了手机换代的机会迅速崛起,那现在会有人把握音箱升级的机遇重复小米的成功么?这又会是怎样一条成功之路? 复盘小米的成功之路 综合各方信息,小米的成长路径大致如下: 2010年4月6日,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2010年8月16日,MIUI首个内测版推出。 2011年8月29日,小米手机1千台工程纪念版开始发售。 2011年9月5日,小米正式开放网络预订,半天内预订超30万台,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产品整个打磨周期大概在一年左右,这其中正反馈有两个:一是MIUI上获得的各种积极反馈,二是半天内预订超过30万台了。 这可以配合着小米的融资来一起看: 2011.7.1 A轮 4100万美元 2011.12.1 B轮 9000万美元 2012.6.1 C轮 2.16亿美元 也就是说产品一完成就做的A轮,销量一确定立刻就做的B轮,简直神速,做过融资的看了一定会跌掉一地眼球。( ※我个人负责声智科技的融资,而声智科技几乎是语音交互赛道上最靠谱的创业公司,即使如此,让我按照这种节奏和估值来融资,我是完全搞不定。) 如果把这种成长速度单纯的归结为雷军雷总的领导,那就太个人崇拜了,跳出单纯的表面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增长有两个核心依赖: 第一在相对成熟的技术体系上进行定制组合(高通+Android)。 第二在相对成熟的市场上进行运作获得得市场正反馈。 这是两个大前提,j2直播,缺了第一个那就不可能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打造出这么一款产品(苹果在有积累的情形下,组织了200多号精英花了差不多2年打造了iPhone1)。缺了第二个那就很难形成市场、资本上的正反馈。可以这么讲:整个工业体系的成熟是小米迅速成长的泥土,而小米的成功则是泥土上长出的鲜艳花朵。 Echo这品类不管是前端价值(硬件与入口)还是后端价值(成为新的广告平台)都无比巨大,所以如果有任何一家在这个赛道胜出,那很可能成就下一个小米甚至BAT。但在Echo上复制小米的成功其实面临很多的新挑战。要想对此进行判断,那先要理解2010时的手机与现在Echo所面临的生态差异: 第一现在根本没有一个像2010年的手机那样的相对成熟的软硬件体系,而是大家都在摸索之中。更为关键的是软件上,指望别人把中文语音交互做成Android那样的成熟度比较不靠谱,必须得是中国企业自己挑大梁了。这次如果真的搞成了,那还可以顺手搞定我们呼唤了许多年的国产操作系统问题。硬件上也因为是新东西所以根本还没有高通那样的比较成熟的方案给你配套。很多人估计都是第一次听说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麦克风阵列,里面还要做Beamforming来定向收音。 第二,正因为前面说的问题,Echo这类产品就不太可能迅速获得市场的正反馈。作为一种纯正的必须全依赖于国人自己原创技术的新东西,最初体验最多可用,然后就需要持续打磨,但最初产品的销量是不可能像小米手机那样快速增长的。这就和我们互联网培养出来的一波流打法差异很大,一波流打法下大家总想速胜,干个一锤子买卖,行了我再增加投入,但这事它事实上要求即使没卖出去那么多的时候还得持续投入。 具体来讲真想做成Echo这类产品,复制小米那类的成功,一个公司必须在下面两点上保持足够的战略耐性: 从算法没问题走向体验没问题 我们总是可以在一个极为狭窄的领域里证明人工智能的强大,比如识图、标准环境语音识别、下棋、最强大脑。但这就和让人和计算机比计算速度一样,缺乏一种现实意义,做PR是可以的,但做产品就不灵。如果对话系统被限定于只回答100个问题,那之前的硬编码也可以做的非常精确,但那显然会因为适配范围太窄而对用户不产生价值。要想落地AI必须彻底解决一个子领域中的全部问题,这样才能贡献于产品,比如:精准的放音乐是一个子领域,精准的和IM系统结合是一个子领域,精准控制家电又是一个子领域。核心点在于把技术突破打磨成优良用户体验,这两点不先天等价,这点最容易被做科研的人员所忽视。 打穿算法、数据与原子的边界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