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6日,由一点资讯、韬奋基金会和新华书店总店联合主办的“‘一点·阅不同’2016年度热门阅读榜单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在主题为“传统阅读载体与新阅读平台的融合趋势”的对话上,一点资讯CEO李亚与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著名作家梁晓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围绕如何看待数字化阅读、纸质出版与数字阅读的融合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观点碰撞。 从左至右分别为:凤凰文化主持人徐鹏远、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著名作家梁晓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一点资讯CEO李亚 潮流不可阻挡:数字化阅读趋势应被包容 徐鹏远:刚刚公布的2016年度热门阅读榜单,以及一点资讯的阅读数据报告,都揭示着传统阅读和移动阅读正逐步走向融合,对于这类榜单,以及数字化阅读我们应秉持怎样的态度? 聂震宁:我觉得这个榜单公布非常好,从整个行业阅读的景气指数和各种结构数据展现上对行业有非常好的导向作用。我们经常被碎片化的阅读搞得心情不愉悦,好像读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通过榜单来看也不尽然。一定意义上来说,无论是网络阅读还是线下深度阅读,整体上追求价值阅读的行为仍在进行。事实上,数字化阅读和移动互联网为阅读和购书带来了新方向,正不断向深度化演进。我个人认为,这次的榜单对整个阅读行业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梁晓声:人活到60岁,与时俱进的方面之一是学会包容,j2直播,最近我也在这一点上时时要求自己。我岂止是对于数字阅读有提防心、有忧虑,某些时候还大不以为然,这个大不以为然主要还在于我不是很了解。刚刚一点资讯金总发布的阅读报告对我有很强的启发,对于有心的读者,碎片化阅读可以逐渐组合成知识面,达到系统化。数字化阅读补充了网民的阅读习惯,可以让我们在等车、睡前等零碎时间,读一些对于个人而言有价值的内容,这一点上网络的作用很大。我个人感觉,中国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呼唤出一种中国特色的文艺复兴时代。而一点资讯作为移动互联网平台,应该关注这一点,为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做“一点”准备。 聂震宁:阅读是一种生活,手机也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我有一个观点叫“线上交流、线下阅读”。我坚持两个底线,一个是孩子不要用手机阅读,纸本书可能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阅读的内容是个人选择的权利,但某种程度上来讲网络发展还不能替代实体图书馆。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就全世界的范围角度来讲,图书馆仍然受人关注,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阅读指导以及阅读环境。同时我们发现,图书馆也有很多的变化,阅读的推广方式也正受到二维扫码等线上因素影响,显然图书馆也在转变态度,因为数字阅读是潮流,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无可阻挡的。 王余光:时代的潮流终究滚滚向前,atv,所以我们要认同时代的变化。像梁老师所说的,我们不仅仅要认识它还要适应它。这个时代潮流把我们带向一个正确的方向,事实上也是无所谓正确,我们要给孩子们读什么,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梁晓声:数字化阅读因为信息爆炸,垃圾信息也喷涌而出,这对人的定力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李克强总理曾提及的“打造书香社会”,“书香”在我的认识中可能主要还是纸质书籍。我们国家图书馆我们每年评的世界简史,万物简史,生命简史,很多外国作家也很喜欢写简史。我们把它列为学术作品,国外则定义为科普读物,而且是畅销读物。当然说到畅销书的时候,它不只是《达芬奇的密码》这些是更主体的畅销,这和我们这里读的畅销的概念不一样。 主持人:好,亚总也可以回应下梁老师的这种忧虑。 李亚:听了梁老和各位的话,我很受启发。网络、数字阅读给大众带来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刚刚梁老师提到人的定力,中国网民结构55%的网民是29岁以下的,青少年对阅读的内容的确缺乏辨识度。互联网是依托市场化发展的行业,这里面有激烈的竞争,也有资本的驱动,追求商业利益、用户规模的因素在里面。我曾经跟一点资讯内容运营的同事提过,我们应该做到,假设自己有一个14岁的孩子,我们愿意让他在网络上看到的内容,就是我们想做、应该做的内容。 梁晓声:我觉得大家应该给李总鼓掌!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