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职场社交产品,脉脉已经进化成一个半开放的内容社区。 文 | 闫浩 每一个智能机用户,想必都很熟悉这些个场景: 你的微信好友里散落着亲人、朋友、同事以及陌生人,为了他们,你开着无数的对话框,常常是刚刚和女朋友谈完情说完爱,转眼就得在另一个对话框里接受老板的工作文件。再看看你那充斥着生活动态、工作动态的朋友圈,有人在晒自己和亲友的亲密合照,有人在转发各类文章,当然,也免不了偶尔有几个微商在叫嚣。 能不能让人从冗杂的微信中解脱出来? 这是职场社交应用脉脉2013年刚推出之际所推崇的理念,“工作版的微信”成为了脉脉的宣传语,当时脉脉的CEO林凡,自认为可以让职场中的人在微信之外的地方寻找到栖息之所。 但这家2014年8月仅仅依靠80万用户就拿下2000万美金B轮融资的职场社交网站,到2017年已经和他原本的规划不同了。 现在的脉脉不像微信,更像知乎、雪球这样的开放式社区。 先提炼一下目前脉脉主打的三个核心用户诉求: 拓展视野
积累人脉 自我展现 稍微敞开来说,职场人士上脉脉,可以创造内容(动态、文章、服务),可以浏览内容(别人的实名或匿名动态、职播、脉脉推荐的职场资讯),可以找人识人。 这意味着,脉脉已经是一个主打内容的社区了,如果把找人识人看做是获取人的信息的话,那脉脉几乎全被内容的框架占满了。 至于脉脉的社交,现在看起来,更多只是一个加好友的工具化模块。 归根结底,在腾讯系的阴影下,做社交太难。 靠内容连接用户成为继续生存下去的选择,脉脉进化成一个内容社区,并继续保持半开放的特点。 在脉脉,一旦你选定了自己的职业领域,那么你在这里看到的内容、可以接触的人,几乎全部与这个职业有关,这个职业其他人的实名、匿名动态,j2直播,这个职业人脉的推荐,这个职业的资讯推荐…… 厨子有厨子的世界,码农有码农的世界,脉脉这种聚焦垂直领域的组织方法,尽管让一个个行业孤星飘落,却也在这种半开放的状态中,强化了职场人群因行业相通而带来的内部凝结,让更多行业内部的交流沟通不被信息洪流淹没。 当然,如果脉脉组织方式仅限于此,那他与古老的职业论坛、贴吧模式并无太多亮眼之处。脉脉最大的优势,以及体现脉脉半开放性特点最明显的地方,是人的组织方式。 脉脉依靠手机号来判断双方的好友熟识程度,互相拥有手机号是为熟识好友,单向通讯录好友是为相识好友,仅在脉脉加了好友是为初识好友,而对于那些朋友的朋友,在脉脉则会被视为一度、二度、三度人脉。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脉脉有100个熟识好友,200个相识好友,300个初识好友的话,那么你潜在可以挖掘的人脉,数量大约会超过两万个。 如果你想挖掘更多的人脉,唯一的方法就是加更多的人,加的人越多,脉脉对于你而言就越开放。脉脉不像普通社交软件一样刻意注重私密,也不像微博、知乎一样是个纯公开平台,更多处于中间地带,是一个可供探索的半开放平台。 这种激励方式,反过来促进了内容的生产,用户只有填写更具体的职业信息乃至于加V认证,发布更契合自己身份的个人动态,才更容易证实自己的身份,实现拓展人脉的诉求。内容生产是多频以及消耗时间的,在这个过程中,内容生产者无疑也会成为合格的内容消费者。 职业分层以及人的组织方式上半开放的设置,尽管让脉脉获取用户的成本变高,但一旦调动用户积极性,其生产和消费内容的频率会很高。 回顾一下脉脉过去两年主要的成绩吧。 一是积累了更多的用户,拓展到更多的职业圈层。到2017年初,脉脉积攒了2500万用户,覆盖所有职业品类。 二是跟别的平台合作,让脉脉上的实名信息及认证成为用户在其他平台的背书,或者接入诸如蚂蚁金服芝麻信用这样的征信信息替脉脉用户背书。 这两个成绩,前者是所有平台都在追求的规模化目标的体现,后者则是脉脉发力的独有优势——实名网络的步步增值。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