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君君 19世纪末,法国电影导演乔治·梅里爱通过遮罩和多次曝光技术(在一幅胶片上拍摄多个影像)为观众们展现了一场“魔术秀”。他把一块涂有黑色颜料的玻璃板作为遮罩,用它挡住镜头的一部分,使得胶片的一部分不会感光。拍摄完成后,梅里爱会倒回到同一副胶片,再用遮罩挡住镜头的另一部分,再次进行拍摄。像这样,两次或多次曝光后,不同的画面会显现在同一副胶片上。乔治·梅里爱的这个魔术被后期的人们称为绿幕合成技术的原始雏形。 1918年,弗兰克·威廉申请了一项专利被称为“威廉遮罩法”。具体来说就是在电影拍摄的第一阶段进行前景拍摄,即拍摄演员表演部分,在摄影棚里的纯黑背景板前拍摄。第二阶段进行背景拍摄。将活动遮罩和前景拍摄中得到的底片同时装进合成摄影机中,遮罩上的轮廓剪影会遮挡住底片上已感光的前景,环境影像会通过遮罩中的透明部分使胶片感光,填补第一次拍摄时未感光部分。后人将弗兰克·威廉的这个专利称为“黑幕技术”,并且在1927年电影《日出》中首次使用。 1925年,“邓宁蓝幕技术”诞生。这项技术利用了彩色照明设备,使背景呈现蓝色,而前景呈现黄色,j2直播,再通过渲染和滤镜等处理,将前景与背景分离,进而形成动态遮罩。1933年电影《金刚》中首次应用了该项技术。 1950年,钠光灯遮罩技术开始被应用,因此又被称为“黄幕”技术。黄幕技术会让包含演员在内的前景处于正常打光环境中,而使用钠光灯(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街边看到的橘黄色路灯)对白色背景板照射强光。钠光灯发出的光线平均波长为589.3纳米,这种波长经过一种特殊滤镜的处理后,会被剥离到黑白胶片上,轻松区隔出前景画面和动态遮罩。 基于以上技术的积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绿幕技术全面崛起。因为数字拍摄已经逐步取代了老式胶片摄影,而许多数字感光器材都对绿色更为敏感,所以在绿幕背景下拍摄将更方便制作活动遮罩。绿幕技术能够精准地剥离出前景和背景,大大压缩了特效制作的时间。因此,电影特效师们如今都更加偏爱使用绿幕技术。 时间进入到本世纪初,绿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多数电影在拍摄时都会使用该项技术,但是,也仅限于此。很多时候,绿幕技术仍然是一个相对专业的东西,大多时候被应用到电影、电视节目中,普通人很难接触,接触很少。直到随着直播的崛起,绿幕技术才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7年1月,腾讯旗下的NOW直播,率先在行业里推出“绿幕直播”,当用户在直播过程中,环境背景为指定绿色时,可替换任意手机相册的照片或视频。这项技术首次使用是在“QQJOY异次元盛典”,直播中通过绿幕技术使用,让很多动漫的Coser直接“穿越”到了喜爱的动漫场景中。 实际上,任何一项技术,都是遵循“研究—累积—商业使用—用户使用”的流程。对中国而言,人们往往善长在后两步,将新事物从技术层面转到商业层面。所以,我们不能否认的是,NOW直播推广绿幕技术,动因肯定是商业目的,但它确实是在一定层面上将绿幕技术的使用场景进行了扩展。 但是,往往正是这种行业竞争,才能够促进技术的大规模普及。 具体来说,直播作为2016年最火的行业,没有之一。它在不断的吸取用户产生影响力的同时,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其中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 这种背景下,显然直播平台想要胜出,势必会有一些“差异化”。这个过程中,技术显然会被优先考虑到,给用户一点不一样的东西,这个只有技术能够支撑。 再加上目前“二次元”文化的盛行,通过这样一项技术,很容易进入和迎合年轻人的主流文化,进而实现高耦合匹配。 根据之前调查显示,二次元游戏玩家以90后为主体,拥有很强的圈子属性,对自己深爱的作品有着近乎信仰般的热爱。而直播人群基本上是24岁以下以及25-30岁人群,两者占比超过73%,二次元文化群体与年轻人群高度重合。而绿幕技术本质上其实是将直播变成一种人人皆可参与的二次元游戏,进而让直播成为一种趣味化的场景社交。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