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Google 类似,苹果无人驾驶战略也发生了变化,根据苹果写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信函所透露的信息,苹果将以机器学习等软件、算法的角度切入这个领域,而放弃制造所谓的「Apple Car」。 事实上,Google、苹果的战略转型也是对另一大玩家——百度的策略遥相呼应。百度从 2015 年12 月启动无人驾驶项目以来,atv,坚持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与汽车厂商的合作,建立起一套围绕其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系统的生态体系。目前已经取得 DMV 颁发的的无人驾驶路测牌照,并在去年 11 月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进行开放城市道路运营。 这一系列变化之后,自动驾驶的阵营也发生了巨大分化,如今对于百度、Google 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如环境管制、行为预测、人机交互以及定位、高精地图等技术系统输出为技术解决方案,与更多汽车厂商合作,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 启示三: 人工智能必定是一场生态大战 Baidu iV 发布不久,百度又在 CES 上宣布于国内汽车厂商建立一系列合作。比如于北京汽车的合作,百度提供Learning Map地图数据、百度汽车大脑、CarLife等技术和服务,而北汽将在未来1 - 2年内量产智能驾驶汽车。 事实上,百度在整个 CES 期间宣布了不少合作计划。既有 DuerOS 也有 Baidu iV 和 RoadHackers 平台,与此同时,百度还在持续推进与 Navidia 的地图数据合作,这一系列合作的背后,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攻坚战——生态之战。 如果按照「人工智能之父」约翰麦卡锡的想法:人工智能是「制造智能机器的科学与工程」,考虑到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动力都是机器,着其实也为人工智能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做了最好的注解:成为各行各业的底层技术,围绕人工智能的打造生态圈。 尽管随后人工智能的发展遭遇众多挫折,但依然在其 60 岁那年,重新回到主流媒体视野。过去一年,人工智能似乎遍地开花,技术的单点突破不断带来惊喜,围绕行业领域的创新也层出不穷,但并未触及到真正的生态圈。这一方面原因在人工智能发展还处在于早期阶段,另一方面还在于国内大公司缺乏开放精神。 以语音为例,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的「科技季刊」对语音技术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也正如上文所列举的语音识别发展图所示,语音技术进步令人惊讶,但背后商业和生态整合越来越重要,想象一下,当一个用户用着 99.9% 语音识别正确的应用却找不到一个餐馆推荐时,这个产品以及这个技术也就没有一丝价值。 我们来看度秘,这是一个面向 C 端用户的虚拟助手,其主要的交互方式为语音(你当然也可以输入文本),毫无疑问,用户使用度秘的动机从来不是要对话,而是对话背后的需求,这就需要围绕度秘打造一系列的生态体系,从吃喝玩乐到办公等多个纬度构建一个「魔法森林」,到这里,你或许能明白为何苹果 Siri 那么难用了吧! 写在最后 人工智能寄托着一代代天才对于人类、机器共同进化的伟大思考,它绝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噱头,也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供小众玩耍的游戏,它理应成为普惠大众的技术。在经历了 2016 年的疯狂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距离真正落地、造福普通大众的时刻不再遥远。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家用机器人、自动驾驶代表了当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一个个重新组合的生态体系,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头玩家,百度在 CES 上展现的产品和战略调整令人对 2017 年的人工智能以及百度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