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网络经济还是传统经济也好,确实都是在中国经济这艘大船上,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企业家平时见面吐吐槽没关系,但真正相爱相杀就后果难料,伤害的是中国的整体经济,最终伤害的还是自身企业、行业。 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2017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会上,除了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再取消一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许可并清理规范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审议通过“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推动营造公平法治便捷透明的市场环境;部署创新政府管理优化政府服务,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之外,还做了一件对中国互联网业意义深远的事:一锤定音的答疑了近期正遭热议的“虚实经济之争”。 所谓“虚实经济之争”,是在近期部分行业增长遭遇困难的大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舆论潮流,主要标志为一些传统企业大佬对互联网经济的集体吐槽,比如董明珠称“90后开网店是国家经济隐患”、宗庆后指责新零售、新制造等是“胡说八道”,之前,还有曹德旺对中美两国制造业成本做的对比。从而形成一种逻辑:互联网经济都是虚拟经济,而虚拟经济正在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进而影响对中国的发展潜力。大概是因为利益攸关,正反激辩颇为热烈,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才有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发言表态。 严格说,对与“虚实经济之争”,总理并没有明确站在哪一方指明对错,他是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对相关概念进行了一番辨析,可谓给相关各界上了一堂网络经济课。 首先,总理提醒参会人员要正确认识“实体经济”的内涵:“实体经济”是一个相对于“虚拟经济”的概念,不是仅仅包含制造业,而是涵盖着一二三产业。 “网店是‘新经济’,但直接带动了实体工厂的销售;快递业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同样既拉动了消费也促进了生产。这些典型的新经济行业,实际上都是‘生产性服务业’,都是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 这等于破除了“虚实经济之争”中的第一个误区,即互联网经济不等于虚拟经济,大量互联网经济本身就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这其实是对以“脱虚向实”为观点矮化互联网经济者论调的一次釜底抽薪。而且事实也确是如此,以“虚拟”一词指责互联网经济,其隐含意图很明显,即暗喻互联网业不干实事,对国民经济贡献乏善可陈,与此同时,网上很多文章也对格力和娃哈哈等实体经济企业的“纳税大户”身份做了赞誉,但却有意无意忽略很多互联网企业同时也是纳税大户,比如阿里集团最近披露2016年度纳税情况等七项数据,阿里集团及蚂蚁金服集团2016年合计纳税238亿元,带动平台纳税至少2000亿,创造了3000万的就业机会。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就以70亿元的纳税额称为中国公司纳税第一名;2014年阿里纳税突破百亿大关,为110亿元;2015年,阿里纳税额为178亿元,2014至2016年,阿里集团共计纳税526亿元,阿里3年纳税超过娃哈哈30年,怎能说互联网经济都是玩“虚”的? 其次,李克强通过其去年几次基层考察亲眼所见的事实告诫参会人员,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不少“流通带动生产”的革命性变化。沃尔玛等大超市就曾改变过去零售商店的采购模式,直接向厂家低价格采购大量订单,大大带动了实体经济发展。而现在,很多网店直接向工厂下订单、定制化生产,同样带动了大量制造业工厂的发展。这其实是对所谓“网店不生产东西,对实体经济无贡献”等错误观点的一种澄清。网络经济不但自身飞速发展,同时也为实体经济带来的一种新动能,新动能与传统动能是不可分割的,新经济、新动能不仅催生了新技术、新业态,也在推动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焕发生机。 关心“虚实经济之争”,总理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事关中国经济发展的大事。包括总理在内的中国多数人都能够清晰的认识到目前中国经济所遭受的暂时挫折,部分依靠传统动能的实体经济产业,正面临不适应市场变化的问题。但怎么破解这一问题?是必须在实体经济与所谓“虚拟经济”之间进行取舍?是限制互联网经济发展以保实体经济?总理的认识很清晰:让传统产业插上新经济的“翅膀”,用新动能带动传统动能转型升级。 话到此处,实际上已经非常清晰,尽管经济存在困难,但中国的新旧经济企业家之间没必要同室操戈相互推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并不是对立的,而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打压了互联网经济未必一定能救传统经济,反而有可能使中国在新经济浪潮中错失良机。与其抱怨吐槽,atv,不如积攒勇气拥抱新经济,使自己的产业在新经济中寻找新动能,马云一句“不是实体不行了,是你的实体不行了”,这句话点出了部分企业的硬伤,虽然不太好听,但却良药苦口,不如虚心纳之。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