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本文是辩手李慕阳应虎嗅之邀对2017年的大概率事件进行的预测全文,而在虎嗅今天的头条的文章《TMD至少有两家上市?虎嗅作者预测了2017年最可能发生的一些事》中,限于篇幅,我们仅节选了一小部分。 以下是我对2017年行业的一些预测,有些较为保守,有些较为大胆,只代表个人观点,绝无针对,如有得罪请不要通缉我。 一、小程序带来游戏规则的变轨 1、伴随着微信推出小程序,移动互联网似乎出现新的“增长窗口”。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一波红利和过去两年的人口红利并不相同。一时间,看衰与失望之声横行,一些创业者和投资人表示小程序不过是为腾讯打工的“插件玩具”,对于相对成熟的公司来说,或许是一个新的流量获取手段,至少是一个“防御性的标配”(避免被其他人捡了便宜),但对早期公司实用商业价值不大。 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些爆款背后的商业逻辑和游戏规则,都与app完全不同。像前两年那样提供免费服务做大平台,从连年烧钱亏损到最终流量变现的方式走不通了,微信已经是平台,你很难在平台上再搭平台。然而商业永远是在变轨中才有机会、在游戏规则变化的时候,这就好像智能机刚刚出现时,用pc软件游戏规则去做app的,后来都死了。现在把小程序当作app去玩的,也都是自杀。 3、小程序带来的,可能是整体商业逻辑的变化。 流量获取:无法通过抢占集中的渠道、而是必须要采用全新的手段。分享页、二维码、推广关键词的图文内容成为新的传播载体,群推荐、大v推荐、针对“关键词”的事件营销、公众号关联、附近门店成为新的推广渠道。 流量持续:不再通过构建“杀时间”粘性平台、而更多依赖抢占用户心智空间,培养针对特定场景的习惯。历史列表、群写作活动、基于场景的心智抢占、无处不在的二维码成为激活流量、保持粘性的主要手段。 盈利模式:传统的广告模式日渐衰微,小程序更追求基于”痛点“的”调用即付费、调用即交易“,从而从一开始就挣钱。简言之,我们传统app的流量获取、活跃留存部分交给了微信,小程序将直接作用于最后的”转化变现“,成为微信宇宙中的盈利漏洞。 4、与之相对,我们将看到这样的情景: 二维码将成为类似物联网传感器的存在而无处不在、甚至出现在夜店女郎的“沟”上。 新一代创业者可能不再从一开始就需要天使机构的输血。那些传统平台逻辑下的投资机构将渐渐失去话语权,因为创业者可能比他们赚的更快更多。 传统的公司股权退出变现模式,可能被快速变现的项目分红制更多的替代。 很多低频刚需应用将被替代,很多因为低频玩不起来的玩法又有了新的机会……所以有些早被忘却的中低频陌生社交和O2O玩法,或许又有新的机会。 5、小程序商业逻辑的关键词是痛点噱头、快速传播和迅速付费,是产品经理眼光与创意的大考。 商人总是从变化中看到机会,但又不简单套用,而多数人总是对照以往逻辑说:”哎呀这个根本不可行就是给微信打工。“ 6、但是必须指出,小程序生态的繁荣还是得看腾讯分享利益的决心,和是否真的始终保持中立裁判位置,“要让商家有利可图”和“保持张小龙绝不骚扰用户初心”之间,有一个博弈和平衡。 更重要的是,有过“抄袭黑历史”的腾讯要取信于民,坦白说对很多开发者来说,投入微信的怀抱并不如上传苹果商店那么令人踏实。在此引用笔者瞎写的黑段子: 某开发者发现某赚钱机会,开发小程序提交不得通过,不几日,市面上出现一模一样小程序…… 以上说法纯属yy,但愿不要成为现实。 二、内容交易持续推进 1、内容消费将进一步升级,但是和人们想的不同,这一趋势并不是源自人们消费水平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也不是人们对知识有多大的渴望。准确地说,移动互联网的内容交易是要替代线下生活中最常见的内容付费行为——订阅杂志、购买书籍、买票观看影视剧。 2、但是这一趋势的发生,仅仅依靠当下常见的一次性购买或打赏模式都是走不通的。在传统的内容消费中,你不可能对一个内容一无所知而购买,也不可能消费完了凭”高风亮节“去赞赏,一般的方式是什么?(只能提示到这里)所以会出现全新的交易模式,专门为内容交易而生的”支付宝“将会出现,开奖,这个逻辑一旦走通,将使该领域出现井喷。 3、传统的内容交易主要通过”出版发行“的过程、权威机构的信用背书,而在新的时代出版将越来越淡化,新的信用背书模式将会出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