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这篇文章其实比我其他任何一篇文章都要“没干货”,纯粹罗列整理信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要看一看呢?标题党嫌疑之外,其实我是对受众没有深度的了解,那又是否意味着谁帮你分发,分发到了多少受众,也就是传播这件事情上其实特别重要呢?答案是肯定的。 内容的传播甚至有时候比内容本身更加重要,不知道作为自媒体、斜杠青年,自由职业者或者未来想转型做独立专家的你,有没有认识到或者有没有建立起能够触达更广泛的你的受众的渠道或者联盟或者社群?如果暂时没有,我们如何快速找到和打开这一系列的渠道呢?有时候可以写的太多,反而选题变得更加难以抉择,什么样的选题才是你的读者期待看到的呢? 传播节点打造:顶你的少数人是谁?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的传播渠道的重要性,关于个人品牌的塑造和运营推广,起码要经过1、找到你的标杆学习对象——2、梳理你的个人品牌竞争力和卖点——3、量化你要达到的可衡量的标准——4、个人品牌建设的日常运营——5、打通个人品牌变现套路,这5个关键步骤,1到3点以及第5点,在互联网上有很多文章观点在阐述,我就不在这里继续展开。 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以下关于“如何提高30%的流量和增加20%睡后收入”,也就是我提到的时间最漫长,最需要走心才能经营好的“4、个人品牌建设的日常运营”,运营思维中7大套路(渠道运营、产品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市场运营)又以渠道运营最为关键。 有一句话叫做“你的生意,就在你的微信朋友圈”而你却寻TA千百度,最有效的渠道就是最值得你紧密投资的那150人,换做是我,我会简单的对我期望主动建立连接的三大人群从大到小进行划分(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划分的原则和标准的自定义): 最值得你被动连接的10000人?——整理出他们高频获取信息的APP或网站?最值得你保持联系的1000人?——整理成为名单导入手机通讯录?最值得你紧密投资的150人?——按照你在职场商业战场上有过合作的人,按合作项目的共事时长,或者成单的项目金额,或者光凭印象,以我为例我刻意整理了12类我认为对我非常有价值的人群受众: 招聘微达人下单客户(买我单价最高“产品”的人) 微信招聘报告下单客户(买我单价第二高“产品”的人) 在行学员(和我有过“深度”交流的人) 我主动给对方打过电话发过微信求助的(助人者自助) 给我打过电话交谈30过30分钟以上的(助人者自助) 见过面且互相交流超过15分钟以上的(见上一面胜过聊上百遍) 微信打赏过我的(为我的知识经验看法态度买单) 朋友圈购买过格问问答的(为我的知识经验看法态度买单) 个人网站直接付款给我的(为我的知识经验看法态度买单) 在3个以上的社交网络相互连接的(愿意不断连接我关注我的) 转发过我的文章的(赞同我认同我价值观并愿意分享更多人的) 经常朋友圈给赞并且我有印象的(点赞之交也是交情) 从社交网络泛流量到微信群好友,到微信好友,每一个圈层的紧密程度不同,转化成本也不同,有了流量基础,加上你的内容,转化变现自然而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由那150个人,但是有多少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的那150人? 传播路径定型:赞你的大多数人是谁? 在离开职场之后,你的公司光环(姓名+公司名+职位名)无法继续照亮你,放大你,这个时候,你的江湖名号+行业标签开始自立门户,需要不断的投入才能显现出品牌的效应:当人们讨论到文案的时候会想到“李叫兽”,你看甚至我写文章也会给他打广告,当人们讨论到微信招聘的时候,可能会想到“欧阳泽林auyung.com”?你又将如何让暂时不知道无法关联对应上你的人最快能够找到你? 从创新-跨界,到网路影响力-个人领导力到斜杠青年-知识网红-知识型IP,这些热门标签和概念的背后其实都和一个人的个人品牌息息相关。而别人从江湖上对你进行打听,无法就是以下几种套路,但关键是,你确定以下这些套路,都能最短最快最有效的路径直接连接上你吗?这些路径笔者认为是可以建设的,也有规律和方法进行积极主动的建设的:
别人在江湖上打听你,无非上面7种套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