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的一天,东京帝国大学的池田菊苗教授正在自家桌旁,享用一碗柴鱼片黄瓜汤,忽然觉得今天的汤有种特别的鲜味。他用筷子搅了搅汤,发现除平常的原料外,还多加了一些海带,是不是这些海带使得汤特别鲜呢?
此图篡改自伊藤润二《漩涡》 研究化学的池田教授分析了海带的成分,并从中提炼出了一种晶体——谷氨酸钠。谷氨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谷类蛋白质里的氨基酸,由德国化学家Karl Ritthausen于1866年在小麦面筋中发现。而池田教授发现的谷氨酸钠,是海带中的谷氨酸和钠离子结合而成的钠盐,也就是现代味精的主要成分。
味精。图片:Wikipedia 池田教授嗅到了商业的气息,他给自己的发现申请了专利,并打算量产谷氨酸钠作为调味品,命名为“味之素”,这是现代味精的始祖。虽然最后因为成本和技术原因,没有用海带为原料来实现谷氨酸钠的量产,而是换成了小麦和大豆,但海带作为味精发明的起源,其地位是值得宣传、炒作铭记的。 海带,可不是植物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以前的学名是Laminaria japonica)是一种大型海生藻类,属于褐藻纲,海带目,海带科,海带属。海带是冷水性藻类,一般只在北太平洋分布,其自然分布范围主要在日本北部、俄罗斯南部沿海,以及朝鲜东部沿海一带。
出水海带。图片来源见水印 日历娘注:按真核生物域六界分类系统,褐藻纲属于囊泡藻界,没错,不是植物界。 海带所在的褐藻纲为多细胞藻类,大部分种类的孢子体具有类似植物的根茎叶分化,如海带的孢子体就可分为固着器、柄和带片三部分。固着器类似带分枝的根,有吸盘可以固定在海底岩石上;带片是海带的主要部分,类似叶片,可进行光合作用,带片呈褐色带状,不分裂,边缘波状,带片可以长到3米长,30~50厘米宽,这也是海带主要的食用部位;柄就是连接带片和固着器的部位,呈扁圆柱体,非常柔韧,用来食用俗称“海带头”。
一个完整的海带标本,包括固着器、柄和带片三部分。图片:natural-history.main.jp
海带属有大约20种,其中亦有带片掌状分裂的种类,如S. dentigera。图片:seaweedsofalaska.com 海带,也不是昆布 中国自古即有食用海藻的历史,《尔雅·释草》里把海藻分为两类,一类叫“纶”,也就是类似头巾那种比较宽的形态;一类叫“组”,形态比较细长。有人说古代食用药用海藻的一个别称“昆布”,其实就是“纶布”的变音。
鹅掌菜是分类学上正宗的“昆布”,像不像一只蛤?图片:keyword-suggestions.com 中国古代所谓“昆布”,其中包括了数种藻类或被子植物,但没有一种是现代的海带。海带是冷水藻类,在中国大部分沿海没有分布。中国古代所食用的“昆布”大部分是海带目的其他藻类,如翅藻科,昆布属的鹅掌菜Ecklonia kurome,古代又称黑昆布,这是真正分类学意义上的昆布,以及裙带菜属的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等等。这些属于温带藻类,中国大部分地区海域都有分布。
带片羽状分裂的裙带菜,是中国古代常见的食用藻类。图片:aphotomarine.com 甚至不是古书中的“海带” 中国古代确实也有“海带”这个称呼,清代山东学者郝懿行《记海错》记载:“昆、纶,声相近,是昆布即纶矣,而海带则组也。海带者青色,而长登州,人取干之,柔韧可以束物,人亦啖之。”说明这种“海带”是比较细的形态,归于《尔雅》里说的“组”一类。这里的海带指的实际上是眼子菜科植物大叶藻Zostera marina,产于辽东半岛和山东附近海域,经常被海浪冲上岸。一直到近代,辽宁一些地方仍把大叶藻称为海带,虽然它长得像藻类,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被子植物。
被冲上岸的大叶藻,即古代所称的“海带”。图片:theoutershores.com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