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网约车细则相继落地,基本与之前的草案相差不大,例如当时引发了大范围讨论的“京籍京牌”“沪籍沪牌”最终还是成为了现实。“黑车”终于在政策之下成功转正,并最终光荣地接受了政策的洗礼,接下来,各个网约车平台将展开一场品质出行的竞争了。然而,最初的共享出行还在吗?网约车的功与过又该如何评判? 网约车,改变出行方式与弊病并存 虽然网约车这种形式一直有着为黑车洗白的嫌疑,但是其确实给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了一些变化。首先,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都享受到了补贴带来的乐趣。司机能够月入上万,乘客打车只需几元钱。其次,乘客在达不到出租车的时候有了另一种选择,或者由于经常有红包补贴,根本不再乘坐出租车,而是直接通过手机预约网约车。再次,网约车的疯狂发展,也搅动了原本就弊病重重的出租车市场,一些出租车司机因为网约车不用拿份子钱而转行去开网约车。 虽然如此,网约车的疯狂发展还是为大城市带来了一定的交通压力,例如北京上海之类城市的交通状况,网约车出现之后,堵车现象并无缓解,反而更加严重。在专业人士看来,由于网约车运用补贴手段,以“低价”吸引用户,实际上是把一部分原本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的群体吸引到了网约车市场。因此,现在对网约车约束的细则其实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打车价格,而是让它将占用巡游出租车的资源让出来,进而促使巡游车、网约车为市民提供差别化服务。 按需经济,网约车将面临严峻考验 如果差别化服务的效果达到,就意味着网约车未来将抛弃低价策略而转为按需定价,这对网约车来讲其实意味着不同于共享经济概念的另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按需经济。 网约车最初打入市场采用的低价策略是所有销售中一种最简单且最有效的营销方式,而按需定价则决定于用户对网约车价值的理解和需求强度。低价固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吸引用户,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现在政策实则是逼着网约车转向按需经济,未尝不是件好事。按需经济有精细化,人性化,紧紧围绕需求满足用户需求的特点,或将促使网约车实现利润的增加。 但是,乘客对于价格是非常敏感的,近期大家已经明显感受到滴滴的价格在悄然上涨。因此在网约车涨价之后,出租车又成为了用户出行的首选。从乘客的选择不难看出,目前乘客对网约车的价值认识仍然停留在低价的层面,而诸多网约车平台标榜的高质量高服务对大部分用户来讲并无太大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乘客其实并无此需求。 其实,网约车在本次细则落地之前就已经渐渐偏离了共享经济的轨道。因为共享经济之下的共享出行原本应达到集结城市闲散资源,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但是在商业运营手段之下,网约车的疯狂发展不但没有缓解交通压力,反而占用了巡游出租车资源,同时也造成了大城市“城市病”的扩大,为城市带来了交通拥堵。 按需经济之下,网约车面临着巨大的难题。尤其是滴滴这种前期依靠大幅度烧钱补贴司机与乘客的平台,还没能实现盈利,去陷入了平台车辆减少司机收入减半的窘境。目前网上已经不断出现这样的消息,例如曾经出租车司机纷纷外逃的一幕,如今同样发生在网约车队伍中。滴滴的补贴下降后,他们有的勉强维持,有的放弃了首付和所有还款,退出专车,自己承受损失。也有巡游出租车司机表示,“前段时间上下班早晚高峰的时候路面上已经见不到举手打车的人了,但是,这两个月明显又有人开始在这个时间段打车了。” 网约车功与过如何评判还需区别对待 细则公布之后,滴滴、神州专车、易道等纷纷发声,自然是坚决配合监管,直播,同时也表示积极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其中C2C模式的滴滴对细则的反映表露出一定的诉求:我们恳切期待,在京沪两地带动下,更多地方政府广纳民意,以方便人们出行、绿色环保、推动新业态和城市交通发展为出发点,在车辆轴距、排量、车价、车龄以及过渡期等方面制定出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更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更好推动出行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