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狂欢涌向王师傅,涌向《修文物》的时候,你很难分辨这是对纪录片本身的一种推崇,还是这群亚文化年轻人由于对其中某一元素的三分钟热度,于是把它燃成了一个流行文化,也就是爆款。 而所谓的文化自信,究竟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基因,还是源自于一种难分你我的全球文化。 对于《修文物》来说,与B站人群的邂逅绝对是一次意外,而对于B站来说,二次元人群的属性虽是一种必然,但遇见《修文物》也只能说是一种缘分。因此,当把这部意外之作迁移到大银幕上后,意外能够复现吗? 所以,你真的愿意买下这张电影票吗? “我不想让观众觉得只是三集纪录片的压缩,可是重新架构的审美体系有可能不讨之前观众的喜,大部分观众也还不习惯在电影院看一部安静甚至有一点琐碎的纪实电影。”萧寒在微博文章中写道。他的担心也似乎正在被证实。 因为“观众喜欢”而决定上院线的纪录片,也许只是抱着试试看那群捧红它的观众会不会走进电影院来为它买单的心理。但从导演的语气还有陈睿近日发表的言论来看,其实都反映了他们知道市场收益将很难理想。
B站董事长陈睿 为此,壹娱观察就 “为什么你不愿意在影院看纪录片”这一问题采访了多位就读纪录片专业的学生,得出了一个相似的观点:“我愿意和朋友们分享看纪录片后的想法,但不一定谈论电影。” 一些观众认为,电影是能够触及相对私人的情感上的艺术创作。但纪录片的本质其实是信息传递。但电影却并不一样,电影若是同样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将会十分乏味——这和B站的社群化的讨论氛围吻合。但纪录片走到了院线,反而隔断了观众的交流欲。 B站COO李旎在谈到为什么年轻用户愿意关注纪录片时表示: “B站的用户非常年轻,25岁以下占主流,‘90后’用户占比90%以上,让纪录片文化在B站有了天然的土壤;其次是真实,年轻用户并不只喜欢幻想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一样喜欢;第三是B站的特殊氛围,同好可以边看边交流,获得的知识增值和情感放大都是数倍的。” 杨亮也认为“B站的特殊氛围”是极其重要的一点原因。 B站与主流平台有着重要区别的一点就是用户对“二次创作”的热情——“二次元人群热爱圈子,喜欢在交流中寻找同好。”杨亮说道。
“其实弹幕这种东西不新鲜,古代人便会在书籍上作出一遍又一遍的批注,和弹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你的弹幕是发在视频内容上的,就像你在看一个批注版的书籍。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了视频的内容。而那些CUT则是比弹幕更深度的二次创作。”杨亮认为网友观影时表达出来的意见、还有自发的科普给予纪录片更加有趣的观影氛围。这是电视台、甚至主流视频平台都无法给到观众的体验。 B站的“特殊氛围”突然地成就了电视纪录片《修文物》,但离开B站,这种“特殊氛围”显然无法复制、迁移—— 大银幕说到底是主流文化,在主流的世界里二次元文化的那些热闹都会被湮没,B站的人群在三次元的世界里会找不到语境而感到沮丧,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如今《修文物》在院线市场里的清冷。 《修文物》的尴尬在于,其文本实际是主流文化,但有些古典气质而又偏小众,而其爆红的温床来自于亚文化。 在大银幕市场,无论是中国还是好莱坞,其实都是主流文化的竞争之所,小众的、分众的文化产品能够找到知音,但一定只能是小规模的。如果把它做成小众的一次狂欢,一个社交节日,热闹与收益或许都能兼得,但如果想拓宽边界,在主流市场里去争取更多观众、更多关注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主意。 当然,刚刚获得了“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称号的B站依然表示对纪录片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并在结稿前给壹娱观察来发来了最新的回应: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