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吧” …… 收到这诸多示“好”的文字回应,你是否会觉得它们各有各的“言外之意”?“他是不是很不情愿?”“她应该是挺乐意的吧?”——在看不到对方神态,听不见对方语气的网络交流中,希望透过这只言片语揣摩回复者情绪的人恐怕并不少见。 可是,为什么简简单单的一个“好”,只是稍加变化就能发展出来这么多意思?人们又该如何去分辨?这些问题,还得从文字本身说起。 那些文字无法表达的信息 文字是干什么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在书面交流中,人们借助文字来传递语言。这毫无疑问是人类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但正如照片与真人或少或多总有差别,文字也并不完美。人类社会通行的文字系统,对语言的记录其实是不完整的。在以文字为媒介进行社会交流时,人们经常会丢失两类具有表意功能的信息: 第一类信息叫作“副语言”(paralanguage)。所谓副语言,是指如语速、节奏、响度、间隔、特质音(指哈欠、咳嗽、喷嚏、打嗝声等由口鼻发出,但完全独立于语言或文化之外的自然声响)等语音特质。它们在语言交际中不属于语音系统、音位系统或语素音位系统。 尽管有些副语言信息可以用标点符号和“阿嚏”一类的拟声词来表达,大部分副语言信息还是难以通过书面对话形式来表现,或者至少难以精确表现。单纯看到书面上的一句“好啊”,我们其实很难确定这是在表示认同还是反讽。
试想此刻,直播,门缝中伸出一张写着“好啊”二字的纸条……雪姨会认为它是什么意思?图片来源:《情深深雨濛濛》 第二类信息叫作“体态语”。这很好理解,就是指人类的表情和动作。体态语没有任何与口鼻有关的声学特征,与语言相距甚远。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文字完全没有办法直接使用对话的形式表现体态语。显而易见,在人际交际中,副语言和体态语有着极为重要的表意功能。语言层面完全相同的一句话,atv,我们是和颜悦色地讲出来,还是咬牙切齿地讲出来,其所表达的意思甚至可以截然相反。 在古代,人际交流以面对面直接交流为主,书面形式的书信、便条对话在人际交际中所占比重非常小,所以书面对话中副语言、体态语缺失的问题并不显著。而在现代,现代化通讯工具使得纯书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对于很多人而言,书面交流甚至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际形式,每天说的话远不如在社交工具上打的字要多。这时,副语言和体态语不在,我们就有必要寻找新帮手了。
不,醒醒,不是这个。图片来源:tumblr.com 语气助词:情绪传递好帮手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地球人很快找到了好几种方案。比如说,我们可以使用各种表情、图片或其它特殊符号,也可以使用更多的语气助词。在社交工具上,人们使用语气助词的频率不仅远远高于传统的书面语,也高于日常口语。 汉语中语气助词的用法非常复杂。还以“好”字为例,跟在它后面的“呀”、“吧”、“呦”、“啊”、“嘞”、“哒”等等,都属于语气助词。而在这几个词中,“吧”是唯一一个被认为带有消极、负面色彩的。这是因为汉语中“吧”用在表肯定的单个词或短句后,可以带有一定的让步意味。
在带有让步意味的语气助词中,“吧”是最常用的一个。上面这个例句中的“吧”,就很难替换成哪个词频相似的其它语气助词。 网络上比较常见的“哒”字,其实是“的”的派生词。“的”作语气助词时的本义便是表达肯定语气。“哒”的主元音是央低展唇元音[ä](汉语学界旧写作[A]),这个元音的舌位比“的”的主元音,也就是中央元音[?]舌位要低,响度也就随之变大,同样起到加强“好的”的情绪的作用。这个词在共同语中很少用到,只在网络世界流行,给人一种使用者年龄较小的感觉。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