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眼球一样的 SeeChange 迷你摄像机,在挂灯上,在床头上,实时监控着每个人,女主角却愉快地分享着自己的生活。“我们将看到一切。”,CEO 说道。
“想象一下这对人权带来的意义。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他继续说道,身后背景是警察和游行市民产生冲突,身旁是拿着相机拍摄的人;是警察和女工发生了冲突,背后是拿着手机追着拍摄的人。
女主角遇到了同事 Kalden,他将女主角带到了一个布满了服务器的房间,并说道: Circle 有一种能力,可改变一切。
在女主角惊叫、社会动荡、同事哭泣、与会人员欢呼等镜头混剪下,是 CEO 最后点题一句: 知道(信息)很好,但知道所有信息更好。 这是一部典型的科技类反乌托邦电影,预告片也具备了这类作品的主要特征: 反乌托邦社会表面上充满和平,但内在却充斥着无法控制的各种弊病,如阶级矛盾、资源紧缺、犯罪、迫害等,开奖,刻画出一个令人绝望的未来。这一类小说通常是叙述人类科技的泛滥,在表面上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但本质上掩饰着虚弱空洞的精神世界。 在 Circle 内部欣欣向荣、员工愉快成长的表象下,是对成员的全面监控,以及对成员的“洗脑”——只有所有人将所有信息都共享出来,我们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于是,Circle 员工,甚至延伸到社会其他成员都失去了自由。丧失的原因不再只是因为“老大哥”式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更在于《美妙新世界》式潜移默化的“全分享”精神。 前者易防,因为至少更易感知。但后者难挡,因为我们每天也绝望般地在各种社交平台贩卖自己的隐私,以获得认同,或是培养更大的个人影响力。在出现问题时,我们也是第一时间,以旁观者的身份拿起手机,拍,录,发。 而最近智能眼镜 Spectacles在国外的火爆现象更是让人担忧。它不仅让随时随地的录像变得更加便利(有时甚至是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而且,更让人担心的是,它让随时录像这个行为变得更加酷。
如果哪天,也出现了一个“圆圈(circle)”,将我们散落于互联网上零零碎碎的信息点串联起来,也许他们真的也就“知道所有信息”了。 而他们会将这些信息如何处理,不得而知。或许,我们可以先在 2017 年看看《圆圈(The Circle)》会给出什么答案。 奉上电影预告片(热爱电影的粉丝留意末尾加群信息哦): (腾讯视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