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领先的科技创新企业生态服务平台36氪正式宣布,获得招商局创新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为"招商局创投")领投,及其他产业投资人跟投的亿元量级战略投资,未来36氪将通过业务分拆,致力于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深度服务,共同备战互联网"下半场"。 这也是既蚂蚁金服之后,36氪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再次引入重磅战略投资者。2015年10月,36氪宣布完成由蚂蚁金服领投的D轮融资,华泰瑞麟(华泰证券旗下TMT基金)、经纬中国跟投。 同时,这也是在短短一个月内,和36氪相关的第二起融资事件。本月(2016年11月)初,36氪旗下的联合办公业务-氪空间,刚刚宣布了两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王思聪的普思投资(万达集团)和著名的创投机构IDG共同完成。 据悉,这一轮融资,也将是36氪分拆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之后,除了已经分拆并单独融资的氪空间之外,媒体、创投以及金融业务,也都将很快从36氪完成独立分拆并引入新的投资人。 此外,36氪还将成立创投、媒体以及产业方面的基金,希望通过投资的方式进行产业整合,从而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科技创新企业综合服务集团。 百年宏业今维新 若从李鸿章当年开办轮船招商局算起,招商局集团迄今已经有超过140年的历史沉淀。 目前,招商局集团已形成交通、地产开发、金融"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格局:在交通方面,不仅是全球第二大公共码头运营商,在非洲、澳洲等海岸线都有港口布点,同时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高速路公司;在地产领域,则有国际一级房地产综合开发企业招商地产;而在金融领域,则拥有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等良好布局。 截至2015年底,招商局集团总资产 9011亿元,管理总资产6.2万亿元,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亦被列为"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同时,招商局集团也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带动下,其已在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长远发展抢先布局。 2015年,atv,招商局集团聚焦"三产一科创"(产融结合、产城联动、产网融合和科技创新),加速布局"互联网+",设立了50亿元人民币的"互联网+"基金,成立招商局创新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招商局创投)和招商局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建立互联网孵化器,加强资本与科技资源的合作,在细分领域形成了具有招商局特色的独特竞争优势。 其中,招商局创投在成立一年的时间里,已完成了对10多家国内优秀的早期投资机构的FOF(母基金)投资,初步建立了招商局集团的外部创新生态圈,并成功推动被投资企业的创新产品在招商局主业内的应用,形成了创业企业的发展及招商局主业创新的双赢局面。 就在上周五(12月9日),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在力推央企践行创新驱动战略方面,一大举措就是设立四支引导基金,其中的国同基金就由招商局集团负责牵头设立。这四支新基金的总规模将达到4300亿元,首期规模超过1500亿元。在推动创新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方面,招商局集团作为"国家队"也将积极布局。 从创投媒体到生态服务 与招商局这样的"老司机"相比,36氪则属于不折不扣的"小鲜肉":2010年12月,36氪网站才正式上线;作为创始人和CEO的刘成城,今年也才年仅28岁。 不过,在成立之后六年的时间内,36氪自身也在不断地战略转型升级中。 在上线伊始,36氪还只是一家编译国外的科技博客、专注于对创业公司进行报道的创投媒体。而到今天,36氪已经扩展到媒体、联合办公(氪空间)、创投以及金融四大板块,初步实现了从单一媒体业务到科技创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的转变。 其中,36氪媒体已经从一家只关注早期项目、以快讯为主的创投媒体,成长为包含深度报道在内、具有创投视角的互联网第一商业媒体;而未来的目标,是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华尔街日报》。2016年,36氪共报道早期创业项目超过5000篇,预计明年这个数字还将翻一番;国内90%的创业项目首次曝光,都是在36氪网站。 氪空间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全国10个城市开设了28个社区,平均84%的高入驻率也是国内同行最高的;2017年,氪空间在全国还将新增60个社区、共计4万个工位,具备接纳上千家新创业公司的能力,从而巩固作为中国最大规模办公空间的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