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人们对于“脑后插管”的认识可能大多都来自于那部著名的《黑客帝国》电影,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小说家“伊恩·班克斯”和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就已经将“神经网络(neural lace)”的概念应用到自己的作品里了。 人类的大脑是由1000亿个神经元细胞组成的,它们彼此相连构成了多达100万亿个突触连接,这些细胞与连接,就像指挥官一样,掌管着你的一切。再配合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与四肢,共同塑造出了你感知世界的方式。 不过,在天马行空的科幻电影中,那些筑梦师总会有意无意地去试图破坏人类的五感六觉,从而达到他们“强化人类”的目的。无论是从最早的科幻电影《弗兰肯斯坦》还是最新的《攻壳机动队》,诸如“神经义肢技术(Neuroprosthetics)”“脑机接口技术(Brain-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ies)”等名词,就像晚宴上的常客,让你既觉得面熟,又觉得陌生。 人类的担忧太多,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为什么像以上那些玄而又玄的词汇都会有公司致力于把其变为现实。因为一旦插管成功,人类将拥有强大的脑机接口,并能快速修复和增强大脑功能。最终,这也将有可能使人类与人工智能“合二为一”,成为另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智慧(HI)。 扯了这么多,现阶段,大家虽然还不能通过Kernel这样的公司所开发的技术改善身体的硬件,但是却可以通过全新微信公众号“插管儿”来改善自己的软件——这就是DeepTech推出的全新科幻电影内容品牌。 我们立志于搭建科幻电影与现代科技的桥梁,使那些搭载着一盒盒想象胶片的列车通过这座桥,“嗖”的一下飞到你的面前,再“咕咚咕咚”地灌进你的脑中,让你充分体会到插管儿的快感!精彩内容全力制作中,敬请期待!先来加入吧!让我们一同成长! 以下是“插管儿”的第一篇推送,一切从这儿开始。 欢迎关注“插管儿” 变形金刚无疑是每一个工科男的梦想。虽然管儿姐既不是工科也不是男,但这并不妨碍我小时候追着老哥要变形金刚的心。 动画片中那些机械的庞然大物,还能肆意操纵各种武器,而且还会变形,再加上打斗的剧情,深深吸引了管儿姐的心。 随后,“机器人动漫”的风潮也因此挂起。还记得那些年看过的机器人么?
这些动漫其实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其中既有机械,有了人类,就有了情感,也让机械的故事不那么乏味。 变形金刚自1984年发行以来,立即风靡全球,是由当时美国孩之宝(Hasbro)公司与日本TAKARA(タカラ)公司合作开发的,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其中动漫以变形金刚的争斗为主,人类很少出境,而变形金刚的四部电影中人类反而成为主角,甚至有着变形金刚也敬畏的力量。电影中除了激烈的机器人大战,还有人类与变形金刚对战的场面。 迈克尔·贝于2007年开启了变形金刚系列电影,这些主打漫画怀旧与特技的电影自然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电影中,不乏变形金刚互相搏斗的场面,也曾有人类对抗变形金刚的场面出现,子弹与机器人的钢铁之躯的碰撞擦出了不少火花。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