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重视程序代码,并不是为了未来要培养出多少程序师、编程大咖,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编程水准和编程能力,编程思维其实更加重要。人类在计算、奔跑、力量等目标明确的较量中,输给人类制造的机器是必然的,这没有什么值得沮丧的,因为这些机器工具本身就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外延而已,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是机器不具备的。未来无论是令人期待的机器人普及,j2直播,还是探索未知的外星文明,其实都离不开编程和代码。所以通过编程教育的培养,让孩子们培养计算思维、编程思维,能够养成善于利用机器来为我所用的思维方式,这对于未来借助于机器智能来进行创新是不可或缺的。 培养新时代创新者,需践行“互联网+教育” 编程教育,是一项典型的互联网+教育实践,它既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还需要民间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同。可喜的是,现在民间和企业界已经有了免费编程教育的样板工程。
“编程一小时”最初是由一家美国非营利组织Code.org发起的科普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美国总统奥巴马、NBA明星波什等政商、文体类大咖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全球有超过289,422,000名学生参加了这个活动。2014年,微软携手非营利组织Code.org和中国教育机构,把“编程一小时”计算机科学教育活动带到在中国。迄今为止,来自3600多所大中小学校,超过26万名中国学生体验到与全球同步的一流计算机科学教育。 编程教育作为“舶来品”,从少数学生的“兴趣班”,正在变为大多数孩子的“必修课”。在本次的微软举行的“编程一小时”活动上,相关人员介绍,北京市西城区将率先开展计算思维教学尝试,将编程纳入计算机教育教程中,微软的可视化编程教程将走入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小学、育民小学、育翔小学、黄城根小学、展览路第一小学等五所学校的课堂里。 过去人类科学和文明的成果,是基于大量对社会、自然的观察、思考、实验、总结,逐渐积累形成的,当人类发明计算机之后,比特文明将极大地丰富人类的知识库。在当下“互联网+”、“大众创新”的现实背景下,编程成为社会创新的重要保证,在微软等科技企业和公益组织的努力下,中国的编程教育朝着常规化和寓教于乐的方向不断演进。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