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今日头条”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当初并不起眼的APP,事实上今天已经成为了传统新闻业的“全民公敌”和掘墓人。 就在不久前“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作客央视《对话”》栏目时,记者戏称,今日头条的做法就像一句广告词里所说的:“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只是新闻和资讯的搬运工。” 问题是,一个搬运工出身的非专业新闻人,为什么转身之间就成了传统新闻人的“掘墓人”从呢? 应该说,“今日头条”至今发展历史并不长的4年时间里,2014年6月的“剽窃风波”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的两年,是其野蛮生长、完成原始积累的时期;此后,则是其加速发展、公司市值开始和时间赛跑的新阶段。 在2014年6月“今日头条”完成C轮1亿美元、估值达到5亿美元时,许多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才大梦初醒。原来,这个当年不起眼的新闻类APP,在没有一个专职记者编辑的前提下,已经提前“劫走了大部分粮草”。 (从当年的内容门户,再到所谓的手机客户端“推荐引擎”,都是对传统新闻业的两次有预谋的技术“洗劫”) 从当年《广州日报》、《新京报》、搜狐等一批传统媒体和门户起诉“今日头条”开始,直到国家版权局的介入,最终都未能告倒这个“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裹挟资本+技术而来的“门口的野蛮人”。为了规避侵权诉讼,初具产业规模的“今日头条”甚至放弃了原先简单粗暴的业务流程:抓取、设链(转码、储存)、屏蔽广告、呈现——改为更加温柔入侵的合作模式——“版权合作、粘贴、分类、呈现”。 这里的重点还是和传统媒体网站的合作模式。在《对话》栏目中,张一鸣把互联网形式的新闻演进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网站目录(早年雅虎)、内容门户(新浪搜狐网易)、搜索引擎(谷歌百度)、推荐引擎(今日头条)。 这个“推荐引擎”是个什么东东呢?要知道,在国外,就连谷歌这样链接别人家媒体新闻的做法,至今都受到传统媒体的抗议和质疑,直播,那么,这个以“推荐引擎”为名、直接抓取第三方新闻的做法,和十多年前新浪的“简单粗暴”模式何其类似:都是以合作为名,甚至不付一分钱,直接将无数传统媒体记者编辑辛辛苦苦完成的作品“拿来”,再在自己的媒体网站上“二次售卖”。 唯一的区别在于,新浪当年管这个叫做“为传统媒体内容呈现开辟新渠道”,而“今日头条”则美其名曰:“用户回流,完整展现”。 问题是,用户最终回流到了哪里去了?“今日头条”又是如何“完整展现”的呢? 4年后的今天,一家从不生产的手机新闻客户端活跃用户超过5000多万、累计激活用户数超过5亿、市值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与此对应的却是传统报纸的“万马齐喑”和门户的加速衰微,不知道用户回流到了哪里?至于那个所谓的“完整展现”,几乎都不值一驳,不仅被援引网站新闻的原始广告以“优化”名义被抹得干干净净,“今日头条”在以内容导入流量之后,也开始大卖广告。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像很多新媒体当家人一样,都喜欢否认公司的媒体属性,美其名曰技术公司。一个技术人垄断的全新媒体行业,中外无别) 如果说当年新浪代表的内容门户是第一波对于传统新闻业的“洗劫”的话,那么“今日头条”代表的“手机新闻”则是赤裸裸的“二度洗劫”,至此,新闻业只剩下了一批批坚持小作坊生产的、苦哈哈、坐等投奔自媒体的“新闻苦力工”了。 我的一位朋友把这一现象称为:这是积极少数派对消极大多数的洗劫。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媒介环境,传统媒体作为消极大多数有以下两个鲜明特征:1,媒体产权属于公权而非私产;2,媒体主编深谙政治正确性和内容生产业务,但对于互联网这样的新技术媒介知之甚少;而积极少数派背后有两大秘密武器:商业资本和先进技术。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这场战斗,像极了鸦片战争的那一幕,在坚船(商业资本)利炮(互联网技术)面前,传统媒体不仅不得不开放门户,而且只能以拳脚步枪抵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是必然结果。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