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传一句话,「任何社交工具到了最后,都是一个『约』的过程。」 但是,你也看到支付宝这 11 月 26 日的更新,它正在创造历史,把「不是社交的工具,也体现一个『约』的过程。」 目前所有网评的炮火都对着 11 月 26 日灰度测试的生活圈「校园日记」、「白领日记」。 有几个关键设计,令它成为风口浪尖的中心: 支付宝首页越改越像朋友圈,但和「朋友圈」单纯发图文吸引点赞不一样的是,支付宝的图文多了「打赏」这一功能。这令原本的社交分享,从「兴趣驱动」、「炫耀驱动」,变成了「利益驱动」。刺激别人打赏的冲动,变成了发图人的主要目的; 「校园日记」只能女生发图,男生只能评论、打赏和点赞。令这个圈子具备「图片」的买卖交易所的性质; 想在「校园日记」里评论,必须是芝麻信用超过 750 分的用户。以一个分数线,将人们进行了区隔,人为制造了「炫耀」的动机。
(典型骗打赏的图片,评论区有人揭露这张图在网络上看过多次) 校园日记(美色)+ 打赏(利益输送)+ 芝麻信用(身份炫耀),让支付宝这次更新成为了全民热议话题。 新浪用户总结得好,「只让女性发图,只让有钱人观看。」 大象公会的周洁在朋友圈评论: 特权最能引起比较、嫉妒和争议,不管这特权多么愚蠢。芝麻分早就能接入各种婚恋平台了,拜金求偶者大可以去筛 750 以上的对象,但只有人为制造障碍和特权,大家才会对它另眼相看和议论纷纷。 再讨论一下「打赏」
支付宝里面的「打赏」,和随处可见的「赞赏」不一样。 一开始,我也以为「打赏」之后,会直接出现 20、30 这种直接转钱的方式,开奖,或者你可以直接根据图片的精彩程度,直接输入一个数额。 尝试着打赏了之后,发现赏金是 1 元以下随机金额,基本有 3 档:0.9 元、0.5 元和 0.2 元。(注:由于支付宝新版上线,直播,随机赏金算法也在不断调整,该数据只表明当前的状态) 换言之,如果有一张图片被打赏 10000 次,那么一个人可能得不到 10000 元,但也差不多几千。 通过打赏这个手段,支付宝希望直接一步到位,刺激用户不断在「生活圈」里活跃。但是,1 元以下的随机金额限制,让它无法变成一个「图片交易所」。 即便是用户,你也能看出「打赏」功能背后产品经理的纠结:既希望可以刺激你,但又不希望你太过分。 这一次「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还有「信用朋友圈」等之类的小圈子推出,更像是一次吸引眼球的全民营销活动。 这是一次成功的营销吗?
支付宝的形象类似银行,高端、安全,品质如钨钢一样让人放心。 但灰度测试的「校园日记」、「白领日记」,却诱导用户进行「软色情」图片的分享,格调与支付宝本身的形象极度割裂。 这也是为什么支付宝本次更新被人狂骂的原因。 我想象了一下我是「生活圈」产品负责人,会忍不住捏一把汗。 如果一开始使用生活圈的用户,产生发「小黄图」的印象,后续的用户也会跟风操作,这很正常。因为初级用户不会看产品说明书来去定义产品,而是参照别人使用产品的行为来感受。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观察过一个朋友,切猪肉的时候与众不同,他会把最后一小块直接扫进垃圾箱里。一小块肉也是肉不是?为什么要丢呢?问他原因,「我也不知道,只是知道我妈妈是这么做的。」 然后我们再去问他的母亲,她母亲也不了然,原来她祖母有这样的习惯,但已经没有人知道是为什么了。 同样的道理,集体的用户行为,有延续性。结果是把用户教坏了,很难回去。「约炮神器」让陌陌赚足用户,也让它难以洗白,直至今日这个帽子都还没有完全摘下。 再讨论一下生活圈
今天很多人被推了不同的「生活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