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数字开发部负责人 Sarah Ellis、英特尔客户研究总监及新媒体专家 Tawny Schlieski、Imaginarium工作室负责人 Ben Lumsden几位的交流中,探讨了这项科技和传统技术结合的幕后故事,Imaginarium工作室曾担当过电影猩球崛起的特效制作。 三方合作起源在2年前,反复的技术尝试、演员表演配合经历了18个月的时间,最后呈现出来现在的效果。整个技术实现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实时捕捉到演员的动作、表情等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的4台装配有英特尔至强i7处理器的工作站中,经过视频处理服务器的实时渲染,再通过现场27台高精度的投影仪投射到舞台上。 最后呈现的效果看点包括:1、整个舞台通过数字化渲染的投影包围,可以随时呼风唤雨。2、数字化虚拟形象通过投射在舞台中间可以升降的薄纱幕布上,形成虚拟和现实融合出现的效果。3、真实的演员表演和虚拟的数字化形象进行实时互动。 简单地来说,我们可以把这个最终呈现的效果同阿凡达的3D效果对比,电影阿凡达在拍摄时也是在虚拟空间拍摄,后期合成,不同之处在于,阿凡达是录制好后经过后期处理呈现出来,而暴风雨这次是实时将虚拟数字化角色在舞台表演中呈现。 以下是几个核心的问题,直接问答呈现: 问:演员的动作、表情数据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和传输的,运用了英特尔的哪些技术? 答:英特尔的酷睿i7至强处理器有用到,对整个实现的四个系统同时有支持。分别是1)、从服装上的感应器。2、软件处理器。2)、解决数据的冗余处理器(主要为了降低延时)。4)、数据中心处理后,再将视频图像传给投影设备。 问:整套解决方案增加的成本高不高? 答:成本投入一定是更大的,但三方合作不仅仅是钱的投入,更多的是技术分享,以及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的特殊想法的实现(对具体的财力投入没有公布明确的数字)。 问:这些技术会推广到更多场景吗? 答:未来会推广,但关键看戏剧故事的情节,对制作人、对公司都是很有启发。不过后面补充说,在2017年会在伦敦推出这样的戏剧表演。 问、这算不算增强现实(AR)技术的运用? 答:首先肯定不是虚拟现实,可以算是AR或者MR,但是RSC的制作人认为这不仅仅是用到虚拟现实,还是用到很多视觉的技术,比如投影。 问:实时渲染的难点在哪?和电影的差别在哪? 答:电影是3D的,在一个空间,但现场表演还涉及到投影等技术等运用,投影技术的进步会对此产生较大影响。 问:后台运用了多少台工作站进行处理?立体投影怎样实现的? 答:有4台服务器在处理器。 问:立体投影方式是怎样实现的?运用了多少设备,投影介质是什么?怎样变成一个整体。 答:运用了27个高清投影设备,介质类似蚊帐的材质,能够承受光,同时可以穿透光线。同时有一个专门的视频服务器,开奖,对此做了很多创意设计。 问:合作的意向到达成,中间经过了多长的时间? 答:2年时间,最开始的时候想法是让演员在台下表演,18个月之前决定还是让演员在台上表演。演员需要练习6~8周,表演精灵的演员从4月份就开始穿着现在的表演服进行练习。从中经历的经典瞬间太多了,至少有成百上千个点的突破,RSC的演员也是经过无数次的训练去适应技术的效果。 问:如何一句话来评价这次技术上的突破和对艺术的结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