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一个故事里,我们更容易理解应该“怎么做”,这就好比接力赛,只有当我们都处在手持相同的接力棒时,我们的成绩才是有效的,信息就是我们的接力棒。 我在文中最初的位置,就和大家探讨了 思维和文字的区别,我们很容易去理解一个自己的想法,但却很难理解另一个人的想法。 这就会导致一个经常遇见的场景:
对方会不断的向你提问,目的在于索要更全面的信息,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展开原本不必要的争论。 避免这个情况的办法只有一个,完整的向对方描述一个故事,让沟通能够基于故事本身而展开,而不是在一些分支的地方,耽误我们的时间,并且产生沟通上的情绪和冲突。 巧合 这是一个很小的需求沟通技巧,但却不仅仅是被应用在这样的场合里,通过设计需求故事,也能让我们更清晰用户想要的是什么。就如我们举得案例来讲,通过需求故事,我们能很容易的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分享功能就能实现的需求,在大部分基于内容分享的需求背后,还隐藏了一个,“能够在微信环境访问”的需求。 我还需要告诉你的事情在于两个非常巧合的地方,一个是和创业相关,一个和电影相关。 作为产品经理而言,我们对创业,对融资必然不会太陌生,一个创业团队,会经过很多次的洽谈,路演,才能有机会获得一笔融资,从而开始或者继续自己的梦想。 投资人不会有耐心陪你一点一点梳理你的逻辑,我们在路演时往往只有宝贵的10分钟时间来讲述自己的项目。 对于创业者而言,需求故事就会变成商业故事,你无法让外人,非常深刻的明白一个功能背后的价值,这就像滴滴的商业故事不会提到,点击打车,输入信息,呼叫打车,而是会讲, 我们在出行时,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等待出租车,往往还不确定需要等多久,现在,你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开奖,在数分钟内,一辆比出租车环境更好,更便宜的专车,就会停在你的面前,准备为你服务。 而在一次对某知名电影导演的采访中,他提到这样的一些内幕: 我们在拍摄一部电影前,会先确定电影背景,然后确定人物,最后才是故事,当故事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出现阻塞,不知道剧情该怎么走的时候,就会回过头来,想一想,根据这个人物的设定,他的情感、性格,他的背景,当他遇见这样的情况时,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如果仍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再往前面去想,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会有什么可能性存在。 我想告诉你的是,需求故事,并不是产品经理独特的技能,实际上很多创造者,像是企业领导者,作家,导演,都会善用这样的方法,来为事情的成功而做出共享。 作者介绍枯叶,微信公众号,枯叶咖啡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擅长社交,社区,细分群体挖掘。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