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君君 支付市场从来都是一块放着蛋糕的毒药,往往会让参与者置身其中,进退两难。但也恰恰是这种情况,也同时证明了“江山永远是打下来”的真理。 最典型的莫过于微信和支付宝,近几年来,双方相互以自己的优势为基础,进攻对方核心领域。微信不断的构建线上和线下的支付场景,意图进一步扩大自己在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样的,支付宝则是拼命的尝试社交,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极力的增加用户打开的频次。 因为微信和支付宝都懂得,既需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支付场景,让人在所有的场合都不需要钱包,只带着手机,同时它们也知道,当用户面对两个二维码究竟会扫哪个时,用户最常打开的那个软件有着巨大的优势。 构建支付场景、增加用户的打开应用的频次,这才是支付市场争夺的核心。 微信和支付宝可以说是支付市场竞争的一个缩影,然而就在微信和支付宝之外,跟微信同属腾讯的QQ钱包,作为排名第三的玩家正在悄然崛起。 春节红包后的战利品 尽管QQ钱包在2010年就上线了,但彼时,QQ钱包大多时候还是被认为是从属于QQ体系之内,而且并没有移动端产品。QQ钱包真正为人所知,是从2015年春节的第一次红包大战之后。 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以迅雷之势席卷华夏。根据当时的传言,仅仅一个春节,微信红包就狂卷了1亿用户,“微信红包用一个春节完成了支付宝十年的积累”,马云为此甚至高呼经历了“珍珠港偷袭”。 固然微信不是日本,支付宝也并非美国。所以在接着两年春节,支付宝大举反攻之时,腾讯也拿出了微信和QQ两大杀器进行反击,并将此称之为“诺曼底登陆”。连续两年的春节,WAQ——微信、支付宝和QQ钱包——的混战,QQ钱包收获颇丰: 2015年小年夜至正月初五,QQ红包收发总量为11.6亿次,除夕夜QQ春节红包收发总量达6.37亿个,除夕抢红包用户数为1.54亿; 2016年除夕夜,参与“刷一刷”QQ红包的总用户数为3.08亿,共刷1894亿次,其中90后占比达到75%;同时,QQ除夕当天的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2亿,相比去年6.37亿增长迅猛。 两年的红包大战,让QQ钱包收获到的是亿级绑卡用户。放到支付市场,这其实是为QQ钱包解决了最大的难题。就如同是游戏的首次充值,这些绑卡用户已经对于之后QQ钱包的支付场景搭建做足了准备。 左右互博下的潜在机遇 “腾讯是一家最会玩左右互博的公司”,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腾讯往往会将竞争消化在内部,通过鼓励内部竞争,减少外部的冲击。 最典型的莫过于微信和QQ,从2010年至今,微信的强势崛起并没有阻止QQ的增长。相反,在整个社交领域,依靠QQ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让腾讯完全没有类似于Facebook还要面对Snapchat强势冲击的烦恼。 微信支付和QQ钱包本就寄托于微信和QQ身上,自然也遵循了腾讯“内部竞争”的道理。在微信支付所覆盖不到的领域,QQ钱包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补充。最典型的莫过于对三四线城市和年轻人的影响上。 腾讯最新一次财报数据显示,QQ目前月活跃用户数为8.99亿,其中移动端6.67亿。60%的用户为90后,00后占比也达到30%。而众所周知的是,年轻人的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化、品质化和个性化,这其实都是QQ钱包生存的主要土壤。 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根据统计,QQ用户主要集中在三四五线城市,其支付主要集中在30—100元之间,其中年轻人支付比例居高。 以上,可以对外解释两件事: 第一,为何在每年的春节红包大战中,腾讯在面对阿里时,完全可以凭借微信一家就可以压住支付宝,但为什么每次都要卷入QQ钱包?理由就是,对于春节红包,腾讯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将社交用户转化为支付用户,而并非是纯粹的防御支付宝; 第二,腾讯在“左右互博”的策略下,之所以会从PC端的财付通转化为“双入口”的方式,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希望通过微信支付和QQ钱包的双管齐下,极大可能的覆盖到不同的用户。尽管微信支付和QQ钱包在用户转化时略有重叠,但相对于外部的挑战,这种损耗利远大于弊。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