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宜人贷之后,拥有全球第一大P2P平台的陆金所酝酿多时的上市计划终于尘埃落定,而B轮融资185亿美元的估值,对迅速壮大的陆金所而言,或许并不是极限。 11月6日,智通财经获悉,中国平安(02318)(02318)旗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平台陆金所已正式启动香港上市工作,花旗集团、美银美林、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06030)四家参与其IPO(首次公开招股)的投行,已经进驻陆金所展开上市前的尽职调查工作。按计划,陆金所将于明年一季度向港交所递交俗称A1的上市申请表,若一切顺利,预计将于2017年年中正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中国平安与其管理层持股的此消彼长 不断走高的估值 智通财经了解到,陆金所于2011年在上海注册成立,公司全名为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陆金所。成立之初,陆金所的注册资本金8.37亿元人民币,由中国平安的附属公司平安信托持股约75%,由中国平安的部分高管通过一家在新疆注册的公司持股约25%。 2015年3月,陆金所完成A轮融资4.85亿美元,估值100亿美元,由国际私募股权基金Black PinePrivate Equity领投并占据主要投资份额。中国私募基金鼎晖(CDH)和中金公司(03908)的私募股权投资部门跟投。 根据2015年6月登记的股权变更信息,中国平安将其持有陆金所股权的三分之一,约25%,转让给了中国平安高管和陆金所高管所控制的企业。转让事项完成后,中国平安持股49.99%,管理层持股为50.01%。具体转让代价不得而知。 2015年12月,陆金所敲定了12.16亿美元的B轮融资,直播,估值185亿美元,不到一年,其估值翻了将近一倍。此次融资的新增投资者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国泰君安民生商银国际等多家机构合计投资9.24亿美元,A轮投资者鼎晖行使认购期权投资2.92亿美元。 鸡生蛋、蛋生鸡的良性循环 高速增长的资产交易规模,是支撑起陆金所不断走高的估值的核心因素。 陆金所以P2P业务起家,其P2P业务板块的交易量不仅称霸中国同业,更在2015年第三季度首次超过了美国的P2P平台Lending Club,成为全球第一大P2P平台。 但P2P业务的交易量,还只是陆金所总体资产交易规模的一小部分。陆金所也并不认可自己是一家P2P公司,而是互联网金融平台。 中国平安在2016年半年报中对外披露陆金所经营数据显示,陆金所正全面向开放的金融交易信息服务平台转型,目前形成了以陆金所、前交所、普惠金融为核心的“两所一惠”的战略布局。 截至2016年6月末,陆金所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为2342万,较年初增长27.9%,活跃投资用户数587万,较年初增长61.7%,2016年上半年陆金所新增投资用户数239万,同比增长逾3倍。 通过陆金所平台交易的资产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自陆金所成立至2016年6月末,累计零售端交易量1.40万亿元,其中2016年上半年零售端交易量6658.96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期末零售端资产管理规模达3387.88亿元,较2015年底增长35.0% ,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同期,陆金所的机构端总交易量达3.62万亿元,其中,2016年上半年机构端交易量2.54万亿元,同比增长逾5倍。 成立仅五年的陆金所,其发展势头之所以如此迅勐,离不开来自母公司中国平安在资源上的大力支持。 互联网金融流量所对接的资产端、客户资金端这两端,都是中国平安的优势资源。根据陆金所B轮融资材料,截止2015年8月,平安寿险代理人团队的销售渠道占陆金所交易量资金端的22%。此外,陆金所的普惠金融业务也是由中国平安的打包注入。再如,陆金所的自担保模式,也是由中国平安为陆金所平台上销售的资产提供担保。 互联网公司估值基于交易流量,来自母公司的交易流量等资源支持,atv直播,让陆金所迅速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支撑起了陆金所的高估值。 而在中国平安支持下逐渐羽翼丰满的陆金所,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反哺其母公司,产生了良性循环效应。2016年上半年,由陆金所平台向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证券等转化或迁徙的用户数达190万。随着陆金所平台的继续扩大,这一数字只会越来越多。 有消息称,此次赴港上市,陆金所上市估值将达到500亿美元,超过其母公司约3000亿港元的市值,仅5年多时间就再造出一个中国平安。时隔不到一年,陆金所估值由185亿美元剧增至500亿美元,或许有些夸张。但随着交易量的继续攀升,185美元的估值,对陆金所而言或许并不是极限。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