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活跃可以简化为一个最简单的公式:新增用户的数量要大于流失用户的增加量。可以想成一个水池,运营会一直往里灌水,但是水池也会漏水,如果漏水速度太大,那么水池就干了。一款产品可能因为市场竞争、拉新乏力导致新增用户数下降,也可能因为产品改动,运营策略失误造成后续流失用户变多。 将数据制作图表:
(活跃用户和不活跃用户可以拆分出来,周活跃同理) 用户运营们可以按照日、周、月维度维护三张报表,监控活跃数据的变化(建议花更多精力在周报表上)。 如果是一个好的用户运营,他会继续思考:每天有多少活跃用户变得不活跃?有多少忠诚用户变得不活跃?又有多少流失用户被我们唤回来等,并且分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怎么样更详细的监控活跃数据的变化呢?我们引入桑基(Sankey)图的概念。
这时,活跃数据比单纯的表格清晰多了,而且我们也能够显著观察到不同活跃层的变化。万千变化,存乎一图。 有了数据和趋势,我们应该聚焦更多精力到怎么去应用在运营和业务上。 观察忠诚用户,发现他们有什么特征,为什么爱用我们产品。同样的道理,我们也能观察流失用户; 忠诚或流失用户是否在推广渠道上有显著差异(配合新增留存数据)。 某一段时间回流用户增加,是产品更新,市场推广,还是活动营销? 本周,变成不活跃的用户比以前多,atv,要不要做一次用户访谈看下原因? 活跃的用户用Push营销,流失的用户用短信营销,这是不是一个好方法? 以上种种,皆是用户运营需要考虑,也是要和各部门协同解决,贯彻整个产品一生的运营方向。 活跃类指标有一个显著特点需要明白,它们都是后见性的指标,也就是事情发生后我们才能观察到。比如我们发现某一段时间流失数据(假定两个月没打开APP为流失)上升,往前倒推两个月,发现当时刚好展开一次活动,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活动造成了一批用户卸载,可惜运营此时已经无能无力。先见性预防比后见性观察对运营更重要。 根据不同的用户活跃状态,依据产品的特性能采取很多运营手段。这是精准化运营的第一步。接下来则是划分用户层次等,进行更精准的运营,不过那是另外的话题了。 用户运营路漫漫修远兮,用我偶然得之的一句话做结尾吧。 别低头,活跃会掉,别流泪,报表会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