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全球科技行业正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时期。 智能手机增速放缓,智能手表出货量暴跌,VR / AR 仍处在探索阶段,无人驾驶汽车神龙见首不见尾——目前最具潜力的科技项目,其实是人工智能,而智能语音助手就是人工智能最好的载体。 今天 Geek 君就和大家分析一下,国内外都有哪些智能语音助手值得关注? 科技巨头为何纷纷发力语音助手? 早在 2011 年 iPhone 4S 发布时,智能语音助理 Siri 就作为一项重要升级在发布会上重点演示,而且经过多年的演进,Siri 已经可以实现打车、订餐甚至发送微信等功能。 ▲利用 Siri 打车 为什么苹果五年前就瞄上了语音助手呢?其实答案很简单: 因为语音是下一代交互革命的基础! 从 PC 时代的键盘鼠标,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多点触控,再到如今的语音交互,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符合直觉,人机交互的发展历程,也是解放人类双手的过程,没有比「说话」更简单明了的操作方式了。 ▲乔布斯带领人类进入了触控时代 不过,在公众场合,对着手机、电脑呼出语音助手,在外人看来是一件很「蠢」的事情,在这方面,亚马逊的做法要高明得多。同样是语音助手,亚马逊的 Echo 和 Siri 有一点本质的区别: 只能用语音操作 很简单的改进,一下子就消除了使用语音助手的尴尬。最早,Echo 只能在家里使用,在自己家里对着语音助手发号施令,就像对着家庭的一份子说话,一点也不尴尬。更何况,除了语音,你也没别的招了。 为了极大地提高语音识别的精确度,亚马逊在研发初期就下了不少功夫: Echo 在硬件上一共配备了 7 个麦克风,用于捕捉环境里的细微声响,并且识别出环境噪声和人声,即使你在 25 英尺(大概是 7.6 米)开外发号施令,Echo 也能及时响应。 最重要的是,亚马逊对 Echo 一开始就保持着开放的态度。任何应用开发者都可以经过 Amazon Alexa 平台,围绕 Echo 的系统开发对应的软硬件产品,这让 Echo 在短短两年内就拥有了大量的应用,相比之下,Siri 直到今年才开放了接口,已经慢了 Echo 不止一拍。 ▲大量的应用支持是亚马逊 Echo 的护城河 这个看似简单的音箱,背后却是贝索斯对智能语音助手精准的判断和分析,苹果和谷歌虽然都起了个大早,但由于缺乏对用户使用场景的精确判断,遗憾地赶了个晚集。 ▲如今 Echo 已经有多代产品 来自中国的 Echo 要说亚马逊 Echo 还有什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就是: 不支持中文! 尽管「智能语音助手」是一个极具潜力的领域,但能把产品做得出彩的,国内却寥寥无几。 来自杭州的 Rokid,或许是国内最好的智能机器人。 ▲Rokid 智能机器人 Rokid 由水滴形的机身和高质量的扬声器两部分组成,与 Echo 相比要更具未来感: ▲Rokid 拥有设计优雅的水滴外形 Rokid 采用八颗麦克风矩阵进行全向收音,底座拥有两个密闭的音腔,每个腔体内分布有两个 1.5 英寸全频喇叭和一个低频被动振膜,这正是 Rokid 高品质外放的保证。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