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训练营10月14日报道 文/赵述评 数字化的未来是认知时代,这将定义之后的几十年。——罗睿兰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IBM的蓝色LOGO一直是商业凶猛的标志:稳重、内敛,但也高傲、孤僻。然而最近几年,IBM不断的转型,在互相网领域变换着新的姿态,不断转向新的领域,这一系列转变都让人们看到一个新的IBM。 10月13日晚,IBM公司董事长、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罗睿兰(Ginni Rometty)在清华举行“转型,奔向认知商务时代”的主题演讲,并对话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她表示“数字转型和认知计算”将是未来发展的重头戏。 认知计算定位未来 “数字转型和认知计算”一直是罗睿兰强调的重点,尤其是认知计算正在决定未来十年的世界发展。 近年来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已成为行业热点。事实上,世界上90%的数据都是在过去两年中生成,其中80%都是非结构化数据,像图片、视频、传感器数据等。罗睿兰讲,以往计算机对这类问题效率不高,IBM认知系统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对这类信息的消化和解读。 她指出,认知系统可以不需要编程。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理解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继而帮助人们决策。罗睿兰并不认同把IBM的认知(cognition)系统等同于人工智能(AI),她认为人工智能只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系统还包含其他多个方面内容,应用范围应该扩展到医疗、金融、教育等行业。 罗睿兰在对话中不止一次强调,认知系统有别于人工智能,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认知系统的目标不是为了取代人类,而是增强人类的智能,两者之间关系是积极的,而不是对抗的。 IBM多次转型 罗睿兰于1981年以系统工程师的身份加入IBM, 2012年开始任公司董事长、总裁兼CEO,是IBM历史上第一位女性CEO兼董事长。在任期间,带着IBM不断转型,让IBM从一家传统硬件、软件和服务公司,转向提供认知解决方案及云平台方向。 从成立初期到现在,IBM已经完成了多次转型。媒体训练营记者采访一位IBM的前员工时了解到,IBM每次转型都受到大的时代背景影响和自身压力,“第一次转型是由于当年巨大的亏损和固步自封;第二次转型是受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影响。” 1993年IBM进行第一次转型,开创IT服务模式。当年IBM一年亏损81亿美元,郭士纳临危受命,在1993年“愚人节”当天接管了IBM,确立了公司从硬件厂商向服务转型的大策略,开创IT服务的模式,被人们称为“大象跳舞”。 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殃及计算机、通讯等行业,到2002年第一季度,IBM已经连续第三季度出现利润及营收下滑。随后,2002年IBM进行第二次转型,被称为“随需应变”战略。向客户提供对方的需求的任意解决方案,包括整合有IBM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在内的产品和合作伙伴的产品。 与第二次转型相比,开奖,IBM的第三次转型略显轻松,这次转型也被业界认为是IBM具有颠覆性的一次产业转型。在此次转型中,IBM公司发现,计算将成为一种通过大型数据中心产生并通过网络交付的服务。这次转型使IBM一脚跨出IT领域,不仅提供IT服务解决方案,也提供商业和战略咨询。 罗睿兰表示,IBM曾经历过多次转型,但这一次难度更大。公司目前的硬件业务占比已降低到10%左右,余下的是30%的软件业务与60%的服务业务。IBM在过去几年间,出售了价值约80亿美元的业务,将营收的60%投入到新的产品组合。 根据相关数据,媒体训练营记者发现,IBM营收已连续17个季度同比下滑。其2016年二季度的财报显示,IBM净利润为25亿美元,同比下滑28%。同时发现,atv,在IBM的各项业务块当中, 认知解决方案二季度占IBM总营收约23%,也是唯一保持营收同比增长的板块。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