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有关生活片段的话听起来和他们最近改变纯时间顺序的动态消息排序不太相符,如果他们的使命就是去捕捉并分享生活片段,那为什么不就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示呢?举个例子,Instagram 早期的一个大的突破发生在 2011 年,当时纽约被暴风雪突袭,当地居民却苦中作乐地在雪地上画出了各种吐槽。当一个社会在共同经历这些突如其来的瞬间时,我们都聚集在 Instagram 上并发现我们的朋友们也都在经历着相同的事。而在一个以算法为驱动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展示并感受这些时刻呢? 「我们的使命无关实时」,Systrom 说道,「我不认为我们要努力确保用户能得到一个未经处理的实时消息动态,我觉得这没问题。你还是能看到那些很好看的照片,只不过最好的那些会被排到最上边。」 据 Systrom 所说,当 Instagram 推出算法的时间线之后,他们发现用户会略过他们动态消息中的 70%。因此他们引入了调整机制,将那 30% 用户的确会看的内容确定为他们最关心的对象。 Systrom 说,在新的动态消息排序上线之前,他们已经测试过了多个不同的版本。而现在的动态消息已经校准到了最贴合用户关注的次序上。同时,Systrom 也表示新的动态消息已经让用户在 Instagram 上花了更多的时间并且上传了更多的内容。 「通常情况下,动态消息都是非常非常实时的」,Systrom 说道,「我们只是从你上一次打开 Instagram 开始,确保将最好的那些信息展示在最开始的地方。」 模仿 Snapchat?这就是一个很有用的功能 但这些都没有 Instagram 决定模仿 Snapchat Stories 带来的争议大。Systrom 一直在公司产品层面谈论解决问题和使命驱动的方法论,在这个具体的案例上,需要解决的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让人们更频繁地发布更多的内容到 Instagram 上。 「在 Instagram 上发布你每天的精彩时刻已经众所周知了」,Systrom 说道,「而我的希望不止是这样,我希望人们能更自由地分享他们每天所有想分享的东西。」 对 Instagram 来说,这是困扰他们的一个难题。 「当我们深入研究我们的用户,我非常快地意识到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方法能让你不必上传某些内容到自己的个人主页上去」,Systrom 解释道,「在一些测试过后,我们增加了一个复选框:『跳过我的个人主页』或者『不要上传到我的个人主页』,但没有用户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此,在八月份,为了让用户用一种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分享更多随意性的内容,Instagram 推出了 Stories。对于任何一个使用过 Snapchat 的人来说,这个功能都太似曾相识了。The Verge 称其为对 Snapchat「接近完美的 copy」,TechCrunch 将其描述成「一个 Snapchat 式的功能」,《纽约时报》则表示这就是从 Snapchat 上「拿下来了一个页面」,而 Buzzfeed 则写道:「除了是对 Snapchat Stories 的直接模仿,你很难将 Instagram Stories 看成是其他的任何东西了。」 在当时,Systrom 也在听取着各种批评。而他也在极力维护着 Instagram 这个从 Snapchat 上拿来的功能,而这个功能还是 Snapchat 获取用户的巨大推动力。 「我们有众多员工都信奉那些短暂的事物(ephemerality)」,Systrom 说道,「而我也想要确信我们正在为这个社群做对的事情——而不只是对那些很酷的事情做出反应。那些短暂消逝的事物要以一种它该有的方式呈现,而我们目前得到的一个信号就是,仅仅几个月,每天使用 Instagram Stories 的用户就超过了 1 亿。因此,忘掉那些创作者、内心的、外在的骄傲吧——这就是一个很有用的功能。」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