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注:「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如今已经是一个有着国际化影响力的地标。一个叫做“大栅栏更新计划”的旧城改造项目自2011年启动,至今已经5年多,而随之而生的「北京设计周」也已经到了第六个年头。 “和政府机构做城市规划不同,老百姓的视角是平视的,所以我们去做人的速写,去研究中国人的行为特点”。 9月30日,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大外廊营胡同的厂房中,一场有关旧城区改造的讨论正在进行。嘉宾熊文向台下观众展示了他所主导的“人本街道实验室”项目。熊文是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副教授,而在这场“大栅栏设计社区”展示项目里,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领航员(Pilot)。 “人本街道实验室”即对不同人群进行画像描摹,去探究群体对城市、街道、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听起来似乎玄妙,但落在纸上,每一个形态各异的人物画像背后,都能反映出城市建设目前存在的短板。 这个项目的发现,已经超越了建筑和街道本身: 中国人特有的“结伴而行”行走习惯,尤其在开放二胎之后,目前的人行道宽度已不能满足需求;又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剧,外出散步的老年人会衍生出大量“坐”的需求,可即使在人流密集的西单,座椅的数量也相当匮乏。 这样的调研被搬到了大栅栏地区。熊文将他们在大栅栏片区的调研心得集结在茶儿胡同6号——在北京设计周上被装置成一个迷宫般的展示空间里,参观者能够看到一系列改善胡同狭窄空间的概念性发明:胡同停车器、折叠墙、运动场,以及能够在微型空间延展出的教育系统“聚乐铺美术馆”、生活服务系统“立体黄页”等。 由城市象限提供的“人本观测”技术,可通过人脸识别经过人群的个体信息。 人本街道实验室只是“大栅栏更新计划”众多的创新改造项目其中之一。 2011年始,一个叫做“大栅栏更新计划”的北京旧城改造项目在政府主导下开始进行。“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如今成了一个有着国际化影响力的地标,现在你可以从一个叫做 dashilar.org 的网站上找到关于大栅栏的一切。 大栅栏更新计划,还先后登陆了两个国际建筑设计大展——2014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和2016年的鹿特丹双年展。每年一度的北京设计周上,j2直播,“大栅栏设计社区”作为重要板块已经自2011年起连续举办了六届。 和一般大兴土木的改造工程不同,根据大栅栏更新计划的官网介绍,大栅栏地区更新计划是“节点簇式改造,以产生网络化触发效应”,意思是胡同整体的肌理不变,而是从一点、一屋、一户入手,最终“由点及面”最终完成整体面貌的改善(下图)。 「大栅栏更新计划」官网可以清楚看到“节点簇式改造”模型的说明 细心的人会发现,和上海设计周动辄租下一整个展览馆的大手笔不同,北京设计周的议程事实上和上述改造计划是相呼应的。前往北京设计周的参观者必须先领取一张地图,于十几个胡同间来回穿梭,在刀削面馆和包子铺之间寻找展位。 尽管这样的安排看起来杂乱无序,但在无序中,胡同的多种商业形态与形形色色的人反而被迫发生联系,一种新的胡同文化得以野蛮生长。 不是每条胡同都能成为杨梅竹斜街 北京人杨顺利骑车来到杨梅竹斜街尽头的五金店,向店里的老板吆喝着,“再买一打上回那样儿的水管垫片——!” 今年,atv直播,杨顺利已经 66 岁,在杨梅竹斜街这儿生活了大半辈子。对于杨梅竹斜街的改造,他认为“是件好事儿。” “不改能行吗?过去胡同那些乱搭建的屋子都破成什么样儿了!政府帮着你改建,完事还能给你分房子,我们现在都是住这儿的老房,再让孩子住进新房里去。”杨顺利扯着嗓门告诉钛媒体记者。 只是,他对于杨梅竹斜街改造后的业态也不甚了解,只觉得是“正规商家”就好。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