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蔑视权贵不畏强权的文化。头一天刚招的新员工,可能第二天就会跑到CEO的办公室,指着CEO的鼻子说他哪儿错了,公司哪儿错了。 犹太人的这种文化,会导致以色列企业的决策过程民主,而且决策后執行力强,而不是东方文化那样,决策过程中惧怕权威,决策后非暴力不合作。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不会扼杀创新,而是用一种近乎野蛮的方式来鼓励创新。 当然,话又说回来,犹太人的这种做法,在东方人的眼里,可能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第三:互相帮助的文化。即使是互为竞争对手的两家企业,如果一方真的遇到困难,另一方是会伸出援手的。用老人家的话说,这已经是一种社会契约。 不管是蔑视权贵不畏强权的文化,还是互相帮助的文化,可能都和犹太人的历史有关。这是一个被欧洲列强压迫、歧视几千年的民族,历史上它几度立国又几度被灭国,他们流离失所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坚守自己的信仰不畏强权而屈服,他们团结友互助互爱,他们为生存的位置而挣扎战斗着。这些文化,就是在特定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今天,这些文化又在催生出一片创业的土壤。 (特拉维夫宣传部门负责人介绍图书馆) 当然,除了“创业之父”Yossi Vardi给出的这三个原因,还有很多原因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比如千年生存压力,比如建国后国防科技的需求,比如人口构成素质高,比如一些特殊的激励政策。拿我参观过的特拉维夫图书馆举例,当政府发现人们读书越来越少,图书馆利用率越来越低时,就开放了一些空间,供2-4人的小型创业团队使用,免费提供空间、桌椅、WIFI等。 以色列虽是地域小国,却是创业大国。这几天,我主要呆在特拉维夫。如果说以色列是创业大国的话,特拉维夫就是创业之城、创业之都。给大家提供一组数字: ? 特拉维夫全市人口42万,90%的劳动人口有本科学位; ? 全市共有1450家创业公司,每平方公里就有28家创业公司,每290个居民就有一家创业公司; ? 这些创业公司平均每轮融资850万美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进入,我们访问的一家AR企业刚刚B轮融资,就是中国公司投的; ? 全市有84个创业孵化器; ? 除美国硅谷外,名列全球创业生态榜榜首。 (刘兴亮与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 针对开头说的签证难的问题,以色列正考虑尽快推出“创业签证”,为期两年,鼓励外国人到以色列创业。中国更是被特殊对待,据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透露,从11月,中国签证将被延长为10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