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认为协作机器人的表现将会超过这个预测,原因是协作机器人不光可以用在工业领域,更大的增长动力来自于非工业领域,或者说商业领域(具备实用价值的消费级机械臂短期内还不太现实)。在不久的将来,非工业领域的销量就会获得巨大增长。 协作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增长方向是比较清晰的,在这方面有很多市场分析报告,感兴趣的知友可自行Google,接下来我们主要讲一下非工业(商业)领域的市场。
▲ 我们所说的商业领域其实包括了很多细分方面。协作机器人用于商业领域,也是ToB的一种,但市场规模会比工业领域大很多。 目前研究和产品化比较多的是物流仓储和医疗两个领域。 例如仓储物流领域中的拣货环节,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货架移动而拣货员不动,以亚马逊的kiva Amazon Robotics 系统为代表;另一个思路是保持货架不动,而使用移动机器人+机械臂来代替工人完成移动拣货的功能。例如右上角的IAM Robotics,使用了FANUC的LR Mate 200系列轻型机器人搭配3d视觉系统来做货架分拣,在电商如此发达的今天,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再一个是医疗康复机器人、义肢机器人,由于协作机器人比较安全,加上机械臂模仿人类手臂的灵活特性,非常适合用在这些场合。
▲ 除了以上两个领域,还有很多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尝试,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传统机器人安全性较差,在使用时有很多限制,而协作机器人的出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机器人的普及。 例如视频/电影拍摄,2014年的一部电影《地心引力》,由于要实现失重情况下的大范围快速旋转拍摄,传统方式存在很多局限,因此很多镜头就是Bot&Dolly这家公司使用工业机器人来完成。还有左上角的Bolt系统,使用了史陶比尔的机器人,也有很多可参考的成功案例。但是这些都是面向大型商业广告和商业电影市场的,价格昂贵且使用不方便。目前还没有面向小型工作室的机器人低成本摄像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空间。 再有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是用作商业展示,例如右上角是MESO为 BMW xDrive做的一个互动展示系统,其中使用了ABB 120来作演示的主角,相比单纯的播放视频,互动性更好,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搜一搜。 其他的诸如按摩,餐饮等等,都是很不错的应用方向,协作机器人可以非常好的满足这些需求。 协作机器人带给我们的巨大机遇当然不止以上提到的几个领域,生活中还有无数个可以用到机器人的环节有待我们去发掘。
▲ 之所以认为协作机器人如此重要,是因为协作机器人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让机器人走入普通人生活的可能性。 机器人行业其实和计算机行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一开始计算机主要用于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公司,直到70年代出现了微处理器和较为简单的BASIC编程环境,再加上整机成本大幅下降,个人电脑才慢慢走上历史舞台。 而现在的协作机器人就类似于40年前刚刚起步的个人电脑,虽然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代表了一个新的开始,从协作机器人开始,普通人将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并从中获益。
▲ 一个新兴市场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是一个必然的状态。
▲ 首要挑战就是人才缺乏,这体现在了产品研发的整个链条中: 研发团队:系统架构,运动控制,伺服驱动,机械/硬件设计,安全功能开发等。 产品团队:产品定义,竞争策略,用户体验,工业设计等。 生产团队:加工、组装,供应链体系建设,质量控制等。 请注意这里强调的是团队,机器人是一个涉及很多专业的交叉学科,只在某些方面做得好,是无法做出好的机器人产品的。 本来国内以前搞机械臂的人就不多,创业潮一来,人才更加难找。 优秀人员的匮乏导致优秀的团队建设进展缓慢,进而影响产品的研发速度。
▲ 国内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一直是个大问题,我们常说的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三大零部件的国产化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