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与一位前辈的聊天,提到传统行业和现在的互联网创业者的关系。前辈说了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话——“现在我们要做的,开奖,是教互联网人回归生意的本质。” “现在的互联网创业者太浮躁了。” 我相信你听过这句话的次数,仅次于听见人家对资本寒冬的感慨。 资本的注入、政策的扶持、媒体的炒作,再加上初入者的红利已经充分显现,越来越多的人扑进了互联网创业的坑。不知道该做什么?进互联网啊!刚毕业没钱没经验没资源?创业啊!传统行业下一步该怎么办?互联网+啊! 于是那些匆匆忙忙开始的创业项目,大多数又匆匆忙忙死掉了,然后又匆匆忙忙出现了一批“连续创业者”——“嗯,我之前做了一个创业项目,然后死掉了。但是,我积累了经验得到了成长,于是下一个项目肯定能成。” “成功的创业者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而失败者积累了失败的经验。” 我不知道有几个人下一次真的成功了,但是我知道更多人,再次失败了。理由很简单,很多东西,从一开始创业,他们就没认认真真想过。 互联网创业,本应是一门生意,却被太多人粉饰成了一场热闹。 回到生意,究其本质,严肃的讲,生意作为一种盈利性的商业行为,是通过以成本以上价格,卖出商品或服务进而盈利。接下来,我也就从三个方面——项目、成本、盈利,聊一下他们的互联网创业,和本该有的生(shang)意(ye)的本质。 “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前两年,“互联网+”的概念火的不行,不管是什么,带上“互联网+”就赶上了时代潮流。 在那一波创业浪潮中,火了很多平台型的项目,也确确实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现在,大方向大平台已经被巨头垄断,随便拉出来一个,不是BATJM,就是BATJM投的。于是新玩家开始讲,我们切入某某细分领域,做这个领域的老大,我们提供牛XXX的行业内解决方案,用产品颠覆传统行业。 亲,别傻了,人家传统行业的大老板比你有商业敏感,可能唯一的不足就是,他们真的不懂互联网。而对于很多互联网创业玩家来说,进入传统行业的门槛高不可攀。 聊这一点,是想劝劝拍脑袋创业的互联网人们,该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只“懂”互联网?概念正在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转变,重点也从互联网,变成了已有行业。你能不能提供卖得出去的好商品/服务?依仗的不只是互联网。 当然,不要说你真是在做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无关。举例社交请对标通信,电商请对标购物,但是你要说,你是扯网线的……嗯,atv,不在此建议涵盖范围内。 不烧钱哪有用户? 前几天36氪出了一篇关于创业者买流量的特写文章,文首写到“买不起的流量,创不起的业”。 这几年各种互联网企业都争相烧钱,流量成本翻了几倍。刚入坑的玩家,就不要指望投资人给你烧钱买流量了,人傻钱多的投资人要么变聪明了,要么没钱了。 创业控制成本,悠着玩,这是做生意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创业不想穷死的必备条件。 估计现在10个创业项目,九个半是因为没钱死了,剩下半个是因为没钱给工资撕逼了人走了死了吧。(嗯,就是这么黑,当然没钱也和下一条盈利有关) To B?To C?To VC? 做生意,就是要赚钱啊。但是你问互联网创业者,创业为了啥?估计越年轻的人,越容易想,我改变世界。 现在很多互联网人,甚至是很多投资人都忽略了盈利这个根本问题。更有很多清高的,在以互联网创业赚钱为耻。于是在2B、2C之后,就有了一个新的项目类型,叫2VC。大概就是项目做成投资人想要的样子,你要数据?我给你刷;你要加个功能?我给你加;你要2B?我2B;你要2C?我2C,只要给钱活下去,ok都听你的。 创业项目是该投资人养活的?不是的,投资人和创业者搭伙,也是为了最终获取收益。创业这门生意应该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商品,逐渐盈利。 当然我臆想,有些创业者的初衷,是不是就是为了给自己简历上增加辉煌的一笔,而不是想“做一个活102年的企业”。 不知道那些一轮接着一轮拿钱烧钱,一直追着 VC的项目,累不累。而最后会用什么方式赚钱呢?这一点,创业之初就应该想好吧。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