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的观点是“现在的消费者,你懂什么,他找你买什么。不是你有名,你说什么他就买什么。凭脸就能卖货是明星脑残粉商业,那不是新媒体和内容电商的世界。”看看目前的现状确实也是,罗辑思维卖书和艺术品很厉害,换个门类就费大劲。连号称星座第一的“同道大叔”也是这样,最好的爆款就是星座公仔,换成其他的品类销售很难。微信环境里鸡汤号有流量没销量是普遍现象。 通过数据布局和内容建设,茶语构建了自身第一层竞争壁垒。而深耕专业级消费场景,使用户形成固有的平台使用习惯,则是更容易圈住用户、保持平台使用率、构建更高竞争壁垒更有效的方法。最后,茶语根植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融入情怀,让更多的人懂茶、爱茶、爱上中式生活美学,学会不被忽悠的卖到好茶好器,使得茶语在构建完成之后,顺利地实现并超越了既定的利润指标。 粮草先行:笼络行业最顶级资源 完成流量铺设顺理成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在开始布局流量策略的之前,茶语已经把茶业领袖和茶界的顶级资源笼络在手,与茶语合作的不是业内行家,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拥有了顶级资源,理所当然地也拥有了最优质的客户和商家,有了这样足够好的头部资源来完成流量的铺设,已是顺理成章。 茶语APP圈子频道页面 当然,懂茶所以推荐就会更谨慎,作为当代茶文化推广者,在传承传统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更应和时代洪流下的茶文化创新精神及信息传播方式,为国饮在当下的商品文化荒漠中树情怀,现在的茶语聚集了非遗传承人、业内大师、名家、大藏家,形成茶人社区社群。以人和传承为IP基础,向爱茶人做文化传播和好茶推荐。最终形成一个以茶和器具、文玩为脉络,覆盖中式生活美学、收藏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互联网空间。 茶语选择的路径是先从行内变成头部资源,所以他们在内容和标准上做了几个大动作:茶评体系和茶类生活美学深课题转浅阅读的团队构建。茶语以红酒品鉴的方式,创造了中国茶叶品牌消费品饮的评分系统,并柔和分解中国茶文化,化深度茶事体系为轻松阅读体验,内容深入浅出,人人能看懂,打造了融品饮私享、审评排行、健康常识、生活美学及关于茶生活的一切为核心内容,为懂茶的人寻找好茶,成为了天下茶友沟通天下茶事、会盟茶界知己的第一平台。 专业取胜:内容为王是核心,流量一定是必然结果 粉丝经济如今成了市场主流,不过这样的市场主流看似稳定其实背后暗潮汹涌。如果内容做不到位,那么粉丝经济也只能是空谈。 网站吸引用户的不是什么非常漂亮的界面?不是花俏好玩的功能,而是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只要内容对用户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就能留住用户,赢得用户的尊重,同样也会赢得搜索引擎的信任。 茶语APP文章频道页面 提高用户体验,以内容取胜,让用户从茶语获取有价值的资料,这是茶语生存的关键。 茶语的生存之道正是在于茶语的内容质量,提供优质的原创资源予用户浏览是茶语的根基!伴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各类网站崛起,高度的重复和毫无新意成了一大隐患,而茶语对此早就有对策:内容原创,专业把关,拒绝内容重复和无聊的炒作。 “每天还纠缠在泛大众的粉丝数和10万+的大号,如果不谈广告收入说电商发展,基本是缘木求鱼。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越来越低,消费者需要的是内容干货,干货一定产生于你精通的门类定位。母婴号、美食新媒体、读书文化板块就是成功的范例之一,当然茶语网也是。”张阳笑道。 做足内功:先前的“慢”,是为了现在能快得起来 先争地盘还是先争地位,这向来是一个对错难辨的问题。但时至今日,地盘基本都属于BAT了,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地盘那也是只是在别人的疆域里开铺子而已。无非是进入早的地价便宜点,进入晚的地价贵点。这逻辑和在北京国贸地区买房子没什么本质区别。 茶语APP茶评频道页面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