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IT新闻 >

【图】iPhone 7虚假繁荣 全球智能手机格局陷入僵化

时间:2016-09-19 12:15来源:天下彩论坛 作者:118KJ 点击:
【图】iPhone 7虚假繁荣 全球智能手机格局陷入僵化,捡到苹果6手机怕定位,全球最贵的手机,在韩国买三星手机便宜吗

【图】iPhone 7虚假繁荣 全球智能手机格局陷入僵化

  “嘴上说着不要,可是身体却很诚实。”不少人在总结最近出现的iPhone 7抢购风潮,甚至是iPhone 7Plus全球售罄的情况时这样说,但是仔细想想,这里面有些蹊跷,而且对消费者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一款创新乏力的产品,一款还没上市就被行业分析师们普遍看衰的手机,真的就突然间变得如此火爆乃至出现全球售罄的情况呢?我们简单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无非就是以下三个原因。

  消费者对智能手机功能创新十分“饥渴”

  随着摩尔定律的失效,这两年包括苹果在内的智能手机已经很难再出现什么颠覆性创新的产品了,堆硬件、渐进式改革似乎成为了行业的默认规则,手机功能的同质化情况越来越高,亮点难寻,消费者换机的冲动自然越来越低。

  一组数据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根据第三方市场研究公司Slice Intelligence的统计的最初两天的手机预订数据揭示,iPhone 7 Plus和iPhone 7的销售占比为55:45,直播,这是5.5英寸的大屏版本苹果手机,预订量第一次超过了4.7英寸的小屏版本,其中黑色和亮黑色iPhone 7Plus更是在黄牛市场被炒到2万多元。可以看出仅仅是一个镜头的改变和机身颜色的“创新”,就足以让消费者趋之若鹜,可想而知对功能创新的期待到底有多强了。

  苹果并未公开真实数据,营造繁荣假象

  苹果今年不同以往,表示将不会公布iPhone 7和iPhone 7 Plus的首个周末销量,称这个数字反应的只是供应量,而不能反应顾客需求量。所以目前大家都在以运营商的数据来分析目前的iPhone7系列的销量。

  那这个数据到底是不是真如大家说的那样“大大超出预期”呢?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T-Mobile表示,苹果公司iPhone 7预订量已达到iPhone 6的4倍;排名第四的移动运营商Sprint则宣布,iPhone 7两款手机的预订量和去年相比增长375%。

  看起来好像是这样,但事实上大家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iPhone 6在发布时恰好遭遇了美国的运营商集体取消了199美金的iPhone 6合约机,而裸机的售价可是高达649美金的。而iPhone 7发布之后,美国的四大运营商都启动了iPhone“以旧换新”的政策——所有用户只要与运营商签订两年合约,就能用一部iPhone 6或6S免费换一部32G的iPhone 7。也就是说在这个前提下,才出现了“大大超出预期”的表现。

  而即便如此,美国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和排名第二的运营商AT&T也只是表示, iPhone 7的预售规模与去年“相差不大”,或者仅仅是“好于预期”。

  另外要知道,本次iPhone 7的首发国家和地区是iPhone 6的两倍之多,而根据此前的报道,首批的生产计划可是和iPhone 6相差不多的,僧多粥少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情况。

  三星“爆炸门”神助攻,成就iPhone 7“火爆”

  三星Note7的爆炸门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作为iPhone 7在近期最主要的对手,接二连三的发生爆炸事件,已经让它自己自顾不暇了,三星为此至少损失了50亿美元。最要命的是本来说好没有问题的国行手机也出现了燃烧事件,连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都要断了。别说是狙击苹果了,如何能找到一个损失最小化的方案才是三星的当务之急。

  在失去三星Note7这个最大的对手之后,环顾当前的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已经很难找到一款手能够在品牌和性能上与之一战。不知道多少人是因为没得选择才买了iPhone 7,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的确是智能手机行业的悲哀。

  更进一步来讲,iPhone 7的火爆即便不是虚假繁荣,很大程度也是由它的品牌所带来的效应。这对智能手机从业者,对消费者来说,更是一件遗患无穷的事情。

  智能手机行业大变局,或将形成僵化局面

  原本在全球智能出货量统计上,三星一直是遥遥领先,苹果紧随其后,而排在第三名的华为与两者之间相差不少的距离,之后的几名与前两名的差距更是巨大。此次三星Note7的电池安全问题会对它自身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暂且不论,但是对其安卓厂商已经有了明显的警示意义,那就是即便抛开三星Note7,全球市场的选择依然是第一档的iPhone,而并不是其品牌。也就是说,这一部分消费者的品牌概念要远远超过性价比所带来的诱惑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iPhone 7在三星“爆炸门”背景下的火爆对于中小品牌智能手机的打击才是致命性的。这些厂商本身还在性价比的泥淖里没有抽出身,而消费早已经转向了以品牌和功能创新为导向的市场,那么未来不知道将会有多少中小品牌的手机死在前进的路上。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