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联想举行了Moto Z/Z Play国行发布,j2直播,这是一款模块化的手机,而与此同时路透社传出谷歌将暂停模块化手机Project Ara(链接)的消息。 | 模块化手机概念的提出——谷歌Project Ara moto z的发布把手机模块化热度再一次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但实际上,这个词最早是由谷歌提出来的——谷歌Project Ara。 谷歌最初设想的模块化是手机全系统模块化,如同当年玩组装电脑一样,包括CPU、内存、相机模组、音响模组等等,全部可模块化定制。 谷歌最初设想的手机模块化是这个样子的:
图1 谷歌模块化手机概念图 可是电脑都玩不转真正的模块化,手机如何玩得转?体积限制、外观设计、稳定性等制约了谷歌模块化手机的研发。 而相对于技术限制,谷歌模块化手机产品应用定位不清晰的尴尬才是谷歌模块化手机最大的问题。毕竟,有谁需要一台可以更换CPU的手机呢? 而与此同时有传言流出,声称谷歌已经停止了模块化手机的研发工作,虽然消息的可信度不高,但毕竟空穴来风。 很多时候,伟大的想法不一定能够在有想法的人手里实现,但伟大的想法最后一定会实现,比如2011年摩托罗拉推出的ME860就具有指纹识别,然而当时并没有火。那么这次的模块化呢? | 模块化手机的尝试——LG G5 在2016年初,LG发布了自家旗舰LG G5,这部手机的主打卖点便是模块化定制。 不同于谷歌的全系统模块定制化,LG采用了类似于可更换镜头相机的策略,在手机“下巴”的位置做出了一个可拔插的接口。通过这个接口,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更换定制化配件,支持热拔插。和手机一同发布的配件包括一个自拍手柄和一个hifi模块。
图2 LG G5的模块更换方式 LG G5也许是吸取了谷歌模块化手机设计失败的教训。为了对外形设计和体积进行控制,模块化选择了相对保守的部件——hifi模块和自拍手柄。 这么做,LG G5保证了手机依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谷歌概念手机那样拆的四分五裂。 凡事有优点,自然也有缺点。LG G5虽然避免了手机模块化给手机本身设计造成的影响,但却也只能设计出鸡肋的功能。产品本身功能定位都不清晰,又怎么去期待其得到市场的追捧? LG G5的市场反响也印证了这一点。其相对于谷歌的进步只能说是,谷歌想到了,LG 做到了。 |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模块化手机——moto z 2016年9月6日,联想发布了应该算是2016年最有创新意识的手机——moto z。
图3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模块化手机—moto z 这款手机主打了模块化的设计,随机发布了五款可更换模块,哈苏摄影模块、JBL扬声器模块、投影模块、电池模块、背壳模块。 抛却模块化设计本身,这是一款相当优秀的手机,骁龙820处理器,4GB LPDDR4+64GB UFS存储组合,可扩展SD卡,155.3*75.3*5.2mm机身尺寸,137g,5.5寸2k oled屏幕,康宁第三代大猩猩玻璃,2600mah电池,后置1300w f1.8光学防抖相机。5.2mm厚度能塞进去2600mah电池,在视觉上极具震撼力。 但 模块化才是这款手机真正的看点,在手机严重同质化的今天,moto z的发布无疑是划时代的,无论其最终结果如何,这都将是极具创新意识的设计。 | 模块化手机到底为什么而生? 对于手机设计,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 但很多科技企业会陷入另外一个死胡同——我们能做出什么? 谷歌的模块化手机显然是采用了“我们能做出什么?”的思维方式。其实一款能够更换CPU的手机,即使是做出来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同样的,对于LG G5来说,带电池的自拍手柄?我需要这个吗? 技术从来都是为需求服务的,也只有满足了用户需求的技术突破才有可能赢得市场。那么,模块化手机设计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它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和需求呢? 解决的就是消费者需要专业领域更加高素质的硬件体验,同时又不牺牲手机本身的精致和便携。 智能手机在今天,其实已经不能说是一台手机了,其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移动智能终端。 对于智能终端来说,其主要有四大功能——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通讯和数据呈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