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IT新闻 >

310直播:【j2开奖】取消漫游费说明不了什么,电信巨头难解转型之困(2)

时间:2016-09-08 05:19来源:天下彩论坛 作者:开奖直播现场 点击:
其实中国电信的计费方案并不是针对取消长途漫游费,而是因应市场和业务结构变化而采取的改革方案。这表明中国电信对自己的定位从原来的通信服务商

  其实中国电信的计费方案并不是针对取消长途漫游费,而是因应市场和业务结构变化而采取的改革方案。这表明中国电信对自己的定位从原来的通信服务商,转变为基础数据业务服务商。中国电信这个策略倒是一脉相承,当年电信企业群起围剿微信时,它的态度表现得最不积极,据说当时它的数据业务就已经做得不错了。

  同样面对市场变化,中国移动想走的则是另一条路子。在经过了近两年的沉寂后,近日中国移动又开始对外积极推广融合通信业务,并宣称下半年即将商用。中国移动的所谓融合通信,就是对手机中原来的通话、消息、联系人的功能进行升级。比如通话不仅仅是打电话,而可以实现高清语音、高清视频、多方通话、通话过程中消息并发;消息功能也从原来的短信功能升级到发送文字、图片、位置等内容;而联系人增加了公众账号和其社交软件的绑定功能。因此有人总结说融合通信就是微信+手机通信录的深度融合业务。

  与微信需要下载APP应用不同,融合通信的这些功能嵌入手机系统底层,打开手机就能使用。但这意味着中国移动需要定制手机,在生产中就在手机系统中嵌入。这意味着推广成本非常庞大,在国家政策限制硬件补贴的情况下要实现推广都是个难题。

  最另类的莫过于中国联通,面对市场变化竟然毫无反应,至少我们没有看到它的改变。既没有像中国移动那样对产品功能全面升级,也没有像中国电信那样开始整合产品以顺应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变化。三大运营商中,中国联通的表现最差,连续多个财季用户数量下跌,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反应迟钝,电信巨头转型屡受挫

  面临市场变化,运营商做出了一定的应对,但总体感觉是亦步亦趋,反应迟钝,在转型上患得患失,不够主动果断。

  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是2014年为应对微信的冲击而推出的产品,当时受微信的冲击,三大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语音和短信两大支柱业务均面临下滑。中国移动的反应还不算太晚,还应景地打出短信“免费”的口号。但两年之后却仍然没有正式推出,而微信已经从当年的4亿增长到如今的8亿,成为全民性的基础社交应用。整合通信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严峻:当年冲击最大的是短信业务,如今忽略到财报都懒得披露,而语音业务也大幅下降,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社交关系都比之前要稳固得多,想撼动微信几乎没有希望。恰恰是中国移动自己耽误了时机,造成被动。

  事实上中国移动开发过或试图研发过不少好产品,比如飞信、手机支付、移动阅读。中国移动很早就意识到手机支付的前景,也曾经多次投入重金组建团队研发手机支付来切入市场,但都因为受到各方面阻力或其它因素半途而废,产品一直没能面市。看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市场上的风光无限,蚂蚁金服估值更是高达600亿美元,本有机会领先一步甚至成为巨头如今却沦为路人甲,不知道中国移动心中是何滋味。

  其中最可惜的就是飞信,它甚至一度拥有4亿用户,成为2G时代的即时通讯应用王者。但因为缺少应变和用户思维,在3G时代产品落后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逐渐被界面友好、功能强大的微信等新应用取代。如今,飞信仍然存在,但用户数量和活跃人数均无法与早前相比。中国电信的易信起步太晚,更多是表明自己想要主动转型的姿态。

  当然飞信令人扼腕的真正原因,中国移动内部视之为服务自己用户的一个辅助沟通工具,忽视它的社交功能和背后的用户价值。这与黑莓BBM的境况非常类似,沦为主营业务的附属工具,在内部难享应有的话语权而无法得到独立发展,最终被其社交应用击败是必然的。

  市场垄断不打破,atv,难解转型之困

  造成三大运营商转型艰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国企相对僵硬的管理机制,但另一个方面则是市场垄断。

  目前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仍是三大运营商为主,曾经视为打破市场垄断的虚拟运营商并未得到想象中的份额,对三大运营商的冲击很小。由于号、资费等资源完全受制于三大运营商,虚拟运营商的成本甚至高过三大运营商的套餐资费,虚拟运营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极其有限。残酷的市场前景使得超过百万用户的虚拟运营商屈指可数,很多企业甚至根本没有实际开展业务,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处于寡头垄断的现实情况并没有任何变化。不知道广电取得牌照后有何表现,能否给市场带来一些新变化。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