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弹幕”等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上线的安全评估,是保障网络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相关法律政策的延续。对“弹幕”等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上线进行安全评估,主要是解决内容合不合格的问题,是在设立一个标准。 图为视频弹幕 目前这一制度尚处于探索初创阶段,有待于具体实施细则的出台。 “感觉身体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最近,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因唱出了广大加班族的心声,在朋友圈霸屏。在歌曲高潮部分,视频上快速飘过一大波字幕:“我爱工作,我爱加班”“睡觉干嘛,多浪费工作时间”……这些反讽的语言是歌曲作者金承志特意在后期植入的,他希望通过“弹幕”的形式丰富歌曲的内容,表达出对老板口是心非的状态。 现在“弹幕”已经出现在不少主流视频网站上,甚至走进了大学课堂。 当“弹幕”人群不断扩大时,一纸文件的下达,让人们意识到,或许“弹幕”并非如传说般完美。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疯狂的“弹幕”评论中,低俗乃至侵权内容时有出现,其背后则是网络低俗文化横行。 正因如此,8月1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京召开专题座谈会,就网站履行网上信息管理主体责任提出了八项要求,其中明确,加强对网络直播、“弹幕”等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上线的安全评估。 从边缘符号到大众狂欢 “弹幕”,源自日本的视频网站。国内的“弹幕”热兴起于两年前,2014年8月前后,动画电影《秦时明月》在国内举办多场“弹幕”观影,将“弹幕”这一新鲜事物推向大众视野。直到今天,“弹幕”活跃于90后、00后网友中间——年龄犹如一道坚固的屏障,把“弹幕”牢牢挡在了年轻人之内,许多70后、80后知道“弹幕”,也懂得如何启用“弹幕”,但态度却是坚决地对“弹幕”说“不”。 “弹幕”刚出现时,有人曾判断这股热潮不会持续太久,因为满屏划过的字符密密麻麻,实在有碍欣赏画面。然而,直到今天,“弹幕”仍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作为“弹幕”视频网站的一名忠实用户,韩笑已经习惯开着“弹幕”看视频,并且在视频精彩处也发条“弹幕”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很多爱好者一样,对于动漫的喜爱是韩笑接触“弹幕”的起点,“我从小就喜欢动漫,从高二开始接触‘弹幕’网站之后,才发现原来在网站上有那么多和我一样喜欢同一部漫画的人,这在‘弹幕’中体现的尤其明显”。 但“弹幕”让圈外的人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困难,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其《参与感》一书中,这样记录他与“弹幕”视频的亲密接触:起初强迫自己看了15分钟,发现眼睛都是花的;后来坚持看了30分钟,突然发现感觉变了。他发现“弹幕”和视频可以分离了,变成一种想要看文字便看文字,想要看视频便看视频的状态,于是他得出结论:原来,“弹幕”是内容的一部分。 随着“弹幕”的不断发展,使用中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 “最看不惯的就是那些根本不明白故事情节还一味指责剧中人物的,如果有其他人表示反对,‘弹幕’中就会展开一场大战。”常在“弹幕”网站上看剧的陈法告诉记者,除了这种无谓的指责,“弹幕”中对视频上传者的不尊重、低俗色情的评论等都会让他觉得很厌烦。 “目前的网络直播、‘弹幕’等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侵犯诸如隐私权在内的人格权利;第二,有些内容涉及到不应该公开的领域,属于泄露商业机密和国家机密行为;第三,一些内容涉及到暴恐信息,危害社会的稳定,恶意引导舆论。在安全评估过程中主要是无法控制传播源,在技术、制度、监管三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要统一标准,事前做好实名认证,事中做好信用评级,完善事后惩罚措施。”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 在业内人士人看来,对于“弹幕”内容低俗化,要不要设置关键词进行屏蔽?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鉴于“弹幕”的社交载体功能,它所营造的欢乐氛围以及网络公共空间属性,这些特质决定了使用者会竭力表现自己智慧、幽默的一面,来博取网友的关注,如果有人用“弹幕”“撒野”,很有可能引起集体的言语驱逐。但即便如此,仍不排除有个别恶作剧者,故意使用低俗言语制造混乱、传播不良信息,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 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延续 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一家“弹幕”视频网站为了控制用户质量,专门设置了测试题,但是,许多人在测试时都利用百度等搜索工具来完成答题。 ,开奖,直播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