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以多重身份访问广岛 基于现实战略考量的凭吊 奥巴马以现任美国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战略盟友、西方伙伴的多重身份访问广岛,凭吊“古战场”,虽引起日本朝野一片热议,但在中韩等国则广遭诟病。早在2009年奥巴马首访日本时,即流露出任内访问广岛的意愿。看来,缘则不离,率则不劳,此行应是白宫国安团队计熟事定的规定动作。 恶不可积,过不可长。战略界多认为,奥巴马广岛之行并非缘于道德和历史问题的“谢罪之旅”“道歉外交”,而有其重要现实战略意义:应将此行提高到推进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推动日本傍美、入亚、攘华的高度加以把脉。 奥巴马广岛之行绝非为道歉。如果现任总统为核炸广岛而谢罪,等于间接否定美国二战的战胜国地位,抹杀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为当下美国主流舆论及政治气候所不允许。然而,在杜鲁门下令轰炸71年后的今天,白宫更愿意借题发挥,肯定战后日本的国家道路,以附和安倍政权的历史观,进而拉紧美日战略合作关系。 东京或也未指望奥巴马广岛之行会道歉。固然,为促成此行,霞关巧妙借助美国驻日大使等人脉沟通游说,亦安排国务卿克里先行铺垫。但首相官邸与外务省自有如意算盘:只要奥巴马以总统之身踏上广岛,等于“拔掉插入两国关系间的钉子”,能使之服务于日本区域安全角色得到提升。 安倍二次当政以来,颠覆了规范日本国家走向的历史观、安全观、同盟观。特别是于2015年日本战败70周年之际,其先后在美国国会的演讲、面向亚洲邻国的讲话,以及近年日韩慰安妇问题的缓解,无一不获美国首肯,日本藉此改变了加害者形象;奥巴马的广岛行,更能为其受害者角色定型。 缘于此,日本主流媒体不遗余力地拔高美国总统此行的政治意义。诸如“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访问”“战后日美关系的划时代大事”“日美关系新起点”等论调不绝于耳,右翼的《产经新闻》更直接刊文鼓噪:“日本应将奥巴马访问广岛理解为白宫传递出深化日美关系的信号。” 右翼媒体出于其反华本性,道出了奥巴马广岛行的深层外交安全思想:且把广岛作关岛,强势彰显美日外交布局谋略的地缘政治考量,推动美日关系与时俱进、夯实两国战略合作基石、实现军力“无缝对接”。无独有偶,2015年7月,美国参联会出台《国家军事战略》,明确将俄、中定性为“国家威胁”,日本被纳入遏制中国的同盟体系。 如此看来,奥巴马赴广岛,实乃战后美日关系的重头戏。美国利用日本,自以为仍能起“瓶塞”作用而对日军事闯关不顾,忽略了养花长出刺、种草成蒺藜的政治危险。日本长期傍靠美国,却忘了常被外交“越顶”,经济锁喉。看来,唯有利益永恒,而无永恒朋友! 奥巴马还将在广岛就无核世界发表演讲,这个节目应属自选动作或会有所得分。因为2009年奥巴马入主白宫伊始,即在布拉格发表演讲,高高举起“无核世界”旗帜。临近谢幕,在广岛大声疾呼,推进核裁军及核不扩散,倒也不悖“告别外交”的常理,有助于留下宝贵的“外交遗产”。 蘑菇云起非今日,鼙鼓声闻天远东。从全球范围看,一脚迈过“核门槛”的“无核国家”不胜枚举,中国周边的“核扩散”已至晚期;有的国家虽尚未在物理上拥核,但已在心态、设计、技术、目标上拥有“核武”,已成“核门槛国家”。 日本是唯一遭受过核轰炸,又曾遭遇空前核泄漏的国家。面对国内“拥核论”潜滋暗长,及周边核扩散的诱惑,日本理应接受奥巴马“无核世界”的再教育,深刻认识广岛、长崎遭受核难的原因,坚持“永不再战”的和平宪法。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 分享到: 0 个人觉得赞好文章 点个赞您已经赞过了+1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